-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指(bǎi zhǐ)的意思:形容众多人指责或诋毁某人或某事。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丹衷(dān zhō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感忧虑、思虑纠结。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沟渎(gōu dú)的意思:指领导人员或者上级对下属或者下级不关心、不支持、不关爱,甚至歧视、压迫的行为。
孤危(gū wēi)的意思:形容处境孤立,陷入危险或困境。
降旗(jiàng qí)的意思:降下旗帜,表示战争的结束或者胜利的到来。
累臣(léi chén)的意思:指连累忠臣良将,使其受到不白之冤。
烈士(liè shì)的意思:指为国家、民族、正义事业等英勇牺牲的人。
沦胥(lún x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处于困顿、堕落、沉沦的状态。
守志(shǒu zhì)的意思:坚守志向,保持初心,不忘初衷。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衅鼓(xìn gǔ)的意思:指故意挑起事端,制造矛盾或争端。
一门(yī mén)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学问、技艺或学科。
自经(zì jīng)的意思:自己修养,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忠臣陈文龙在被元兵俘虏后所作,表达了他坚守气节、誓死不屈的决心。诗中“斗垒孤危势不支”描绘了自己处境的艰难与孤立无援,但紧接着“书生守志誓难移”一句,展现了他内心坚定的信念和对气节的坚持。
“自经沟渎非吾事,得死封疆是此时。”这两句诗表明陈文龙认为自杀并非君子所为,而是在国家疆土面临威胁时,以身殉国才是他的职责所在。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气节的坚守。
“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这里陈文龙强调,即使作为俘虏,他也愿意承受一切苦难,而不是投降。他相信真正的英雄不会轻易放弃抵抗,即使面对严酷的考验,也不会树立投降的旗帜。
最后,“一门百指沦胥北,惟有丹衷天地知。”这句话表达了陈文龙对自己家族遭遇不幸的哀痛,以及只有天地知晓他内心的忠诚与坚韧。整首诗通过陈文龙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是南宋末年民族气节的生动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