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辞 南 平 钟 王 召 唐 /耽 章 摧 残 枯 木 倚 寒 林 ,几 度 逢 春 不 变 心 。樵 客 见 之 犹 不 采 ,郢 人 何 事 苦 搜 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心(biàn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意或态度发生变化,通常是指从爱慕、忠诚、信任等转变为不爱、不忠诚、不信任等。
不采(bù cǎi)的意思:指不采取行动或不接受事物。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摧残(cuī cán)的意思:摧毁、破坏、使受到严重伤害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樵客(qiáo kè)的意思:指以砍伐木材为生的人,也比喻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
搜寻(sōu xún)的意思:指寻找、搜查、调查。
郢人(yǐng rén)的意思:指被人误会或冤枉的人。
- 注释
- 摧残:受到伤害或破坏。
枯木:干枯的树木。
寒林:寒冷季节中的树林。
几度:几次,多次。
逢春:遇到春天,比喻机遇或好时机。
变心:改变心意或本质。
樵客:砍柴的人,比喻普通人。
犹不采:还不去选取或理会。
郢人:郢地的人,泛指有特定技艺的人,这里可能指追求高雅或独特事物的人。
何事:为什么。
苦搜寻:辛苦地寻找。
- 翻译
- 被摧折的枯木依傍着寒冷的树林,历经多个春天依然忠于初心未曾改变。
砍柴的人见到了也不去采集,郢地的人为何还要苦苦寻找它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自我的高洁情操。开篇"摧残枯木倚寒林",以枯木自喻,表明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保持着独立不屈的精神状态。"几度逢春不变心"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纯洁,即使经历了多次的季节更迭,也未曾改变初衷。
接下来的"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通过对比樵夫(砍柴的人)和郢人的不同态度,更突显出诗人自身的高洁。樵夫即使看到这枯木也不屑于去采集,而郢人却不知疲倦地在搜寻,这其中反差强调了郢人对名利的执着追求与诗人的清高脱俗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而言,诗句简洁凝练,但蕴含深厚的情感和思想,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