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龙山》
《乌龙山》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泉石淙淙百寻,群峰环翠起春林。

危巅雨云先作,不失苍生望岁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寻(bǎi xún)的意思:形容非常仔细地搜索或寻找。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淙淙(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清脆悦耳。

环翠(hu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清新、绿树葱茏。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生望(shēng wàng)的意思:指生活的希望和期望。

石淙(shí c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

望岁(wàng suì)的意思:期盼新年的到来

危巅(wēi diān)的意思:指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形势十分严峻或岌岌可危。

雨云(yǔ yún)的意思:形容暗淡的云层,预示着雨水的到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乌龙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人文情怀。首句“泉石淙淙泻百寻”,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间泉水从高处奔腾而下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磅礴气势。“群峰环翠起春林”一句,则是通过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的画面,营造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危巅召雨云先作”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乌龙山的地理位置相联系,暗示着乌龙山在降雨前便能召唤云雨,体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力量。最后,“不失苍生望岁心”表达了乌龙山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人民对丰收和福祉的期盼,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龙山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人文价值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观描写与人文情感表达的佳作。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北望

迢迢休北望,汩汩正南迁。

出处岂无意,阨穷那问天。

销愁凭酒盏,遣兴赖诗篇。

诗酒吾家事,从今号谪仙。

(0)

仙人洞

云巘分佳茗,风潭矗怪松。

书疑黄石授,税可紫芝供。

抵玉那惊鹊,探珠欲近龙。

晚来听近雨,乞水濯尘容。

(0)

大宋中兴颂

缅维圣宋,昔在中叶。四方多虞,万里喋血。

大臣持谋,兴师肆伐。将臣持兵,日献戎捷。

皇帝曰吁,黩武无烈。糜我赤子,膏我斧钺。

孰与休师,一戟不折。因垒而降,舞干而悦。

闭我玉关,归师解甲。犁我春田,销兵铸铁。

使命交通,相望不绝。爱惜两朝,前师圣说。

昭陵之仁,嘉祐之业。念昔兴师,堂陛卼臲。

发言盈庭,更訾元蔑。佩剑彼此,孰予孰决。

庙谋一定,群议沮折。袖手何言,瞠目卷舌。

草木苍苍,始有芽蘖。尽育恢胎,咸归坱圠。

灞上棘门,环卫拱列。罔敢擅师,始制君节。

万夫属鞬,拜舞君阙。乃命叔孙,诹日绵蕝。

蒐讲阙遗,悉究悉设。皇帝孝思,上与天合。

冀获一真,如响必答。翠舆南旋,红鸾秉翣。

长乐钟闻,皇情允惬。我歌思齐,舆情激越。

皇帝之祀,咸秩罔缺。合祭于郊,爰胾茧栗。

苍璧前陈,大裘始挈。我歌思文,以告丰洁。

大庆御朝,王春正月。禹会涂山,万玉交戛。

汉朝诸侯,图籍是阅。兵戈澒洞,士气销詟。

俎豆不陈,军旅是急。大起廱泮,儒士鼓箧。

韦带缟衣,骈冠累屧。论秀蒸髦,尾尾岌岌。

农流于兵,病不生活。茫茫千塍,蒿藜是没。

皇帝慨然,亲耕陇畷。耕根之车,飞檐䡾䡾。

宣和之轨,明道之辙。圣心恳到,三推未辍。

父老曰嘻,归告我邑。俾尔粳稌,屯云积雪。

凡此大功,具载史牒。用告神明,以报夔契。

帝坐法宫,礼备乐阕。兽舞凤鸣,八音不夺。

皇威所覃,雷动风发。南面垂衣,大壮帝室。

曰皋曰雉,鼛鼓弗及。苍龙之阙,上摩星日。

万目顾瞻,葱葱郁郁。澎澎海潮,吴会来集。

天子万年,风翔喜溢。孰磨苍崖,孰秉史笔。

天子曰都,是任良弼。圣有至言,维德之一。

是用作歌,以告万国。

(0)

次韵吕仁父教授题余秋浦诗卷·其三

试从秋浦望长江,犹有遗踪在渺茫。

满地黄花秋日晚,伤心不见紫微郎。

(0)

步虚词·其七

宝箓修真范,丹诚奏上苍。

冰渊临兆庶,宵旰致平康。

万物消疵疠,三辰效吉祥。

步虚声已彻,更咏洞玄章。

(0)

颐轩

门外红尘走客车,闭门风月下檐隅。

南山雾雨宜藏豹,东海龙刍试秣驹。

竹几蒲团消永日,铜炉纸帐梦清都。

灵龟隐处无人识,似置寒冰在玉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