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火微犹见,残钟断复闻。
舟程应未极,随月宿溪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舟行江面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碧波荡漾、鱼儿游弋、雁阵掠过、云朵被题破、远处灯火隐约可见、钟声断续传来等画面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交织的美丽画卷。
首句“碧水漾群影”,开篇即以“碧水”为背景,通过“漾”字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光影交错的景象,同时“群影”二字暗示了水中倒映着各种景物,为后续的描述埋下了伏笔。
“游鳞细可分”一句,进一步聚焦于水中生物,通过“细可分”强调了观察的细致入微,仿佛每一尾游动的鱼都能清晰辨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细腻情感。
“飞来数点雁,题破一方云”则将视角转向空中,雁群的飞临打破了天空的一片宁静,云朵似乎被雁群的痕迹所“题破”,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远火微犹见,残钟断复闻”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远处的灯火虽微弱但仍能辨识,而断续的钟声则在寂静中回响,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最后,“舟程应未极,随月宿溪濆”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与随遇而安的心态,即使舟行无尽,也愿意随着月色,在溪边停泊,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四明迥奇绝,独立东南州。
上与元气合,下见沧海浮。
烟霞日莽互,何人穷其幽。
二君策高足,能为十日游。
白云度千岭,青天开双眸。
扪星帝座近,得句山灵愁。
倦来卧萝月,海风吹萧飕。
洞天閟瑶草,何时寻丹丘。
朝跻太行巅,暮宿太行麓。
层峦入青冥,百里立苍玉。
凌风一停车,冀豫俱在目。
茫茫平野开,直见黄河曲。
维南有崧高,宾对称仲叔。
秀色分天中,神功奠坤轴。
石径缘岧峣,颠崖俯苍木。
古来重设险,三城接云矗。
因之千载怀,壮志非辕局。
谁能静边尘,再睹尧风俗。
斜阳阴云兴,急雨过倾覆。
沾濡不足云,震雷动予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