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霖(chóu lín)的意思:形容愁闷的心情像连绵不断的阴雨一样。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节候(jié hòu)的意思:指节气的变化和天气的转暖。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难听(nán t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不悦耳、令人不舒服。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棻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因连绵阴雨未能登高而感怀所作。诗中以秋日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节更替、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联“摇落频惊节候催,况无霁色可衔杯”,描绘了秋风落叶,季节更迭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诗人本欲借酒消愁,却因天气不佳而无法实现,进一步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颔联“忧时祗有愁霖唱,对景何心九日台”,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在这样的时节,诗人只能通过吟唱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面对美景也提不起兴致,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颈联“雁向霜前难听远,花从开后未归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南飞的大雁和未归的花朵,暗喻了远方的游子和失去的亲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尾联“田家禾黍今何似,莫上高城极目哀”,将视角转向民间,关心起农人收成的情况,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不愿再登高远望,以免看到更多人间悲苦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