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通(bó tō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卓越非凡。形容某人的才智、能力超群,出类拔萃。
黜官(chù guān)的意思:黜官是指罢免官职,将官员革职或撤职的行为。
棣萼(dì è)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鸡骨(jī gǔ)的意思:指鸡骨头,比喻微小的事物或琐碎的事情。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墓田(mù tián)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坟墓,也用来比喻无法动用的财产或资源。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三黜(sān chù)的意思:指连续三次被贬职或被革职。
士师(shì shī)的意思:士师指的是古代官吏中的一种职位,也可指代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的人。
五噫(wǔ y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极其美好,非常出色。
逐臣(zhú chén)的意思:指逐个赶走官员,特指君主对官员进行清洗、整顿或清除异己。
伯通桥(bó tōng qiáo)的意思:指人际关系和交往的桥梁,能够促进沟通和友谊。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友人梁彦国左迁归岭南所作的送别之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江枫乍点逐臣桡,鸡骨逢君黯自销”描绘了送别场景,江边枫叶初红,仿佛在为远行的逐臣摇曳,而友人梁彦国的到来却让诗人内心黯然神伤,如同鸡骨遇火,瞬间消逝。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枫叶与逐臣相映,鸡骨与黯然相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哀愁。
颔联“三黜官从士师后,五噫人去伯通桥”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坎坷的感慨。三黜,指多次被贬官;士师,古代官名,此处借指朝廷;五噫,出自《史记》,形容人因不满而发出的叹息声;伯通桥,可能是指友人离开的地点或途径的桥梁。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祝福。
颈联“愁中棣萼芳难采,梦里梅花路不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棣萼,比喻兄弟情谊,此处暗指友人间深厚的友情;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暗示即使在离别之际,友情之花依然绽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莫向墓田轻有誓,罗浮秋色转应骄”则寄寓了对友人的劝勉和期待。墓田,此处可能象征死亡或离别后的孤独;罗浮,山名,常与神仙传说相关联,这里可能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这一联提醒友人在面对离别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时,要保持乐观和坚强,相信美好的事物终将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