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夜 闻 钟 唐 /张 说 夜 卧 闻 夜 钟 ,夜 静 山 更 响 。霜 风 吹 寒 月 ,窈 窕 虚 中 上 。前 声 既 舂 容 ,后 声 复 晃 荡 。听 之 如 可 见 ,寻 之 定 无 像 。信 知 本 际 空 ,徒 挂 生 灭 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晃荡(huàng dɑng)的意思:摇摆不定,不稳定,不安定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前声(qián shēng)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发生之前的预兆或征兆。
生灭(shēng miè)的意思:生:产生、存在;灭:消失、死亡。表示事物的产生和消亡,生命的循环。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无像(wú xiàng)的意思:没有形象或模样,形容无法描绘或描述。
信知(xìn zhī)的意思:指明白、了解。
虚中(xū zhōng)的意思:心中存有虚妄的想法,不踏实,不稳定。
之如(zhī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状态或特征与另一物或另一人相似。
舂容(chōng róng)的意思: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追求美好的容貌。
中上(zhōng shàng)的意思:中等以上水平或程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听闻寺庙钟声的意境,通过对夜晚静谧氛围和钟声回响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象本质空寂、生与灭亡无常的感慨。
首句“夜卧闻夜钟”直接置读者于夜深人静之时,耳边传来远处寺庙中的夜晚敲钟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紧接着,“夜静山更响”,则是对这钟声在寂静夜晚中与山谷间回荡、交织的声音进行的描绘,强化了这一刻的神秘和深邃。
“霜风吹寒月”、“䆗窱虚中上”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寒风中的明月以及钟声在空旷中升腾的景象。霜风代表着季节的变化,而寒月则是夜晚的象征,这两者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钟声在虚空中回响,共同构筑了一幅深邃而又孤寂的画面。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表达了钟声连绵不断,每一个音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形态,但同时也显得有些虚幻不定。诗人通过这个描写突出了声音与时间流动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扩散。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则是对上述情境的一种总结。钟声虽然清晰可闻,但当我们试图捕捉它的时候,却发现其形态飘渺难以把握。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声音的不可捉摸,还映射出人类对于宇宙、时间等抽象概念的探索与困惑。
最后,“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真相的一种洞察和感悟。世间万物,包括生命与死亡,都如同这夜晚的钟声一样,本质上是虚幻不定的,而我们对于这些事物的执着思索不过是徒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寺庙钟声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慨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造诣,是一首充满禅意与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