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尺布(chǐ bù)的意思:指事物的规模或程度非常小。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令支(lìng zhī)的意思:指人言行举止得体,令人佩服。
让国(ràng guó)的意思:指出让国家的大事给他人处理,表示自愿放弃权力,服从他人的决策。
延陵(yán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陵墓中,也可引申为人去世后受到尊敬和纪念。
一篇(yī piān)的意思:一篇表示文章的数量,也可指一篇文章。
中子(zhōng zǐ)的意思:中子是指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或物。它强调在某个团体或事件中起着重要中心的作用。
卓识(zhuó shí)的意思:卓越的才智和见识。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夷齐庙四景(其一)孤竹城》。诗中以历史人物姜尚和伯夷、叔齐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令支让国先延陵”,引用了姜尚(即姜太公)在周文王时期,主动辞去齐国国君之位,推荐给周文王的故事,与延陵季子(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的谦让精神相提并论,赞扬了先贤们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次句“孤竹谁知中子名”,提到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他们因不满周武王伐纣而拒绝接受周朝的封赏,隐居于首阳山,最终饿死。这里以“孤竹”象征伯夷、叔齐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他们不慕权贵、坚守节操的赞美。
接下来,“太白一篇真卓识”,引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暗指李白对于伯夷、叔齐事迹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古代贤者行为的深远影响和价值。
最后一句“淮南尺布独何情”,借用淮南王刘安的故事,比喻伯夷、叔齐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们的关系依然坚不可摧。这里表达了对兄弟间深情厚谊的颂扬,同时也暗示了对古代道德风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贻叶秀才诗
松柏异众木,岁寒陵严霜。
兰茝异众草,林深发幽香。
须知君子道,不为穷困伤。
须知君子言,唯为仁义彰。
夫君真儒者,言行何优长。
文宗轲兼雄,志嫉墨与杨。
攘袂叱浮伪,百感生刚肠。
峨冠事礼容,群小畏矜庄。
去年游霅溪,相逢秋气凉。
倾盖既如旧,寄宿林间房。
开怀黜二霸,议道归三王。
月席屡更仆,风轩时飘霜。
相遇分既洽,相别情弥伤。
今年住孤山,夫君又来杭。
泛舟频相寻,道旧皆夕阳。
君惟儒家流,才术况汪洋。
终期正礼乐,勿事和尘光。
青云即奋飞,庶见儒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