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病花浮眼,衰容雪到眉。
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即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旧病花浮眼”,以“花浮眼”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长期患病,眼中的世界仿佛被一层薄雾笼罩,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衰容雪到眉”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白发比作雪,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年华老去、容颜苍老的景象。
“风尘怜客久,筋力恨归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诗人已长久漂泊,内心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但身体的疲惫和年岁的增长却让他感到归期遥遥无期,充满了遗憾和痛苦。
“所得真如梦,无厌固巳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如同梦境一般虚幻,无法满足内心的欲望,甚至可能陷入痴狂的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
最后,“不知缘尽处,犹有几多时。”诗人提出了一个未解之谜:当缘分耗尽之时,究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珍惜和回忆?这一问句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感慨,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切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立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
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