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寄 昼 公 唐 /秦 系 蓑 笠 双 童 傍 酒 船 ,湖 山 相 引 到 房 前 。团 蕉 何 事 教 人 见 ,暂 借 空 床 守 坐 禅 。
- 注释
- 蓑笠:蓑衣和斗笠,古代农夫常用的防雨工具。
童:儿童,这里指年纪小的孩子。
傍:靠近,伴随。
酒船:装有酒的船,可能是小舟或酒桶。
湖山:湖泊和山峦,自然景色。
房前:房屋的前面,家中的入口处。
团蕉:芭蕉的一种,形状圆润,叶子成团状。
何事:为什么,这里表示不解或疑惑。
教:让,使。
人见:被人看见,引起别人的注意。
暂借:暂时借用,这里可能是指借用空间或时间。
空床:空闲的床铺,可能指禅修者打坐的地方。
守坐禅:静坐冥想,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
- 翻译
- 两个穿着蓑衣和斗笠的小童陪伴着酒船,
他们沿着湖光山色一路相伴,来到屋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蓑笠双童傍酒船,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似乎诗人已经摆脱了尘世的喧嚣,与自然和谐共生。湖山相引到房前,则是诗人将大自然纳入自己的私领域,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团蕉何事教人见,这里“团蕉”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形状圆润,也可能象征着某种纯洁无瑕的境界。“教人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领悟到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操。暂借空床守坐禅,是诗人在寻求一片宁静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安心地修炼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一种禅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在平静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陈检□一首
坊表犹元老,郊恩自复斋。
美材淹选部,拙宦忤铭台。
尚意冰衔改,安知玉树埋。
吾衰阻临穴,挽友想馀哀。
金陵作
高牙拂云车带雨,清晓西州气成雾。
玉麟堂上少文书,白鹭亭前多杖屦。
古来此地一都会,城郭楼台尽非故。
落日曚昽江北山,断烟髣髴新亭路。
神州岂但夷甫责,西风更有元规污。
是中端的得长城,正自不能堪短簿。
戏马频从九日游,南楼许共诸君住。
眼前突兀坡老碑,醉里吟哦谪仙句。
只今蕙帐怨猿鹤,想见齐盟忆鸥鹭。
淮南四月蚕麦熟,宫阙山河烦卧护。
了知此意诚能驯,未许寻公遂初赋。
昔坡公倅杭有悯囚诗后守杭岁除狱空又和前作庐山吴公前倅后守践坡补处亦以岁除狱空和坡二诗寄示墨本次韵附诸公后·其一
坡去二百载,尚有遗爱留。
孤山领众客,三圄无一囚。
吴尹学问人,刀笔盖所羞。
惓惓民隐瘼,不翅己戚休。
大意师长公,尚德贱智谋。
谈文及谈政,俪美襄与脩。
五月二十七日游诸洞
来南百虑拙,所得惟幽寻。
矧余玉雪友,共此丘壑心。
江亭俯虚旷,穴室穷邃深。
是时薄雨收,白霭笼青岑。
弃筇追野步,却扇开风襟。
炎方岂必好,差远鼙鼓音。
且愿海道清,莫问神州沉。
徘徊惜景短,留滞畏老侵。
昨游感莺哢,今至闻蝉吟。
常恐官事絷,佳日妨登临。
譬如逃学儿,汲汲贪寸阴。
何因释胶扰,把臂偕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