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
《秋怀》全文
唐 / 滕倪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

严霜一以冽,日夜枯槁

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

斩刈束薪,秋江迹如扫。

时事推移,江流去浩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华叶(huā yè)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和绿叶,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柯条(kē tiáo)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规范,也指人的操守和道德准则。

枯槁(kū gǎo)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形容人体衰老,精神萎靡。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束薪(shù xīn)的意思:指因为收入有限而束缚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推移(tuī yí)的意思:推移指事物的位置或状态发生变化。

严霜(yán shuāng)的意思:形容严寒的冬天。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斩刈(zhǎn yì)的意思:指彻底消灭、铲除,不留后患。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翻译
芙蓉枝轻轻摇曳,秋天的它格外鲜艳。
严寒的霜冻使万物凋零,白天黑夜都显得枯黄无色。
不只是花叶凋零,连枝干也难自保。
如同被砍伐的柴薪,秋天的江面仿佛被清扫一空。
世事变化无常,江水浩荡东流不息。
注释
袅袅:形容枝条轻盈摇曳。
芙蓉:荷花的别称,这里指代美丽的植物。
灼灼:形容花朵鲜艳明亮。
冽:寒冷。
柯条:树枝。
推移:变迁,变动。
浩浩:形容江水汹涌或广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事物无常的感慨。

“袅袅芙蓉枝,灼灼当秋好。”这里以芙蓉花为对象,形容其在秋天盛开的情景。芙蓉枝头轻柔而优雅,花朵灼灼发光,正值秋季最美好的时节。

“严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接着诗人转向严寒的霜冻,描述了霜冻连绵不断,日夜之间万物变得枯槁。这里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刻画,传达出秋天渐入深冷的氛围。

“讵惟华叶衰,柯条不自保。”诗中提及美丽的花瓣凋零,不再有自我保护之能的树枝。这里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生世世变化无常的感慨。

“斩刈同束薪,秋江迹如扫。”诗人接着写到斩草和收割谷物的景象,将这些活动与秋天的江水相联系。秋江清澈,仿佛被什么东西扫过一样干净,这里或许隐含了对自然界清洁美好的赞美。

“时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最后诗人感叹世事无常,如同江水一般不断流动,不可阻挡。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借由江水的流逝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界变化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滕倪
朝代:唐

滕倪,唐宪宗时阆中人。《全唐诗话》云:“倪苦心为诗,嘉声早播。”往江西吉州谒太守宗人迈,还蜀应秋试,卒于商于旅舍。仅存诗一首。《云溪友议》载倪诗有佳句“的发不能容相国,也同闲客满头生”。及题鹭鸶障子:“映水不深意,见人无惧心”。同时杜牧亦有句:“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泛指贵人,不如倪之极言相国为尤佳。
猜你喜欢

青溪曲·其四

与欢深夜归,小妹调筝歇。

并坐结同心,引到楼头月。

(0)

病中听雨

山雨遥侵夜,过春尚作寒。

却怜灯火寂,反与病相安。

(0)

秋闺梦戍诗·其六

自昔良人爱远游,百怀堆积在眉头。

一钩斜月临蒲榻,满枕离魂绕戍楼。

陇右谷刚过子午,川南峡已度春秋。

梦回每为多情惜,李广从来不拜侯。

(0)

送僧天竺造经还蜀·其二

峨眉山下说经台,上有优昙拂曙开。

莫把金钱认黄叶,等闲无复野狐来。

(0)

寄冲彻堂·其二

赵州在北睦州南,千里同风意再三。

扬子渡头凝晚色,蒋王山上叠春岚。

夜深渔火明沙岸,天净丝纶钓月潭。

见说年来资福好,何如林下坐松龛。

(0)

颍人来得马仲祯消息作诗寄之

海上相逢说颍州,古来名郡著名流。

欧苏遗迹犹堪访,管鲍交情或可求。

晚照牛羊新陇亩,秋风鸿雁旧沙洲。

一尊乡酒谁同会,应有平生马少游。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