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树欹桥,清溪绕屋,山居正日愔愔。
清荫外,乱书堆架,帘影沉沉。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薄田(bó tián)的意思:指土地贫瘠、不肥沃的田地。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檐花(yán huā)的意思:指房檐上的花朵,形容房屋装饰华丽。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居正(jū zhèng)的意思:指居官清正廉洁,秉公执法。也指居住或居处正直。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林檎(lín qín)的意思:指事物繁盛、茂盛的样子。
敲门(qiāo mén)的意思:指敲门来寻求帮助或向他人请教。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小艇(xiǎo tǐng)的意思:小艇是指小型船只,比喻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杨梅(yáng méi)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杨梅一样酸甜苦辣,多用来形容人生经历或情感体验丰富。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正日(zhèng rì)的意思:指正当的、合适的日子,也指正当的、合适的时机或时刻。
知宾(zhī bīn)的意思:知道主人的心意,能够顺应主人的意愿。
这首《庆清朝》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居生活图景。
首先,开篇以“矮树欹桥,清溪绕屋”描绘了山居环境的自然之美,矮树与倾斜的桥构成了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清溪环绕着房屋,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山居正日愔愔”一句,点明了时间是静谧的午后,山居的生活节奏缓慢而悠然自得。
随后,诗人通过“闲携小艇,敲门惊起幽禽”这一细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小艇轻轻划过水面,打破了山间的宁静,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儿,这样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进一步通过“笑指故人归也,竹梧留得一庭阴”,表达了对老友回归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描绘了竹林与梧桐树下的凉爽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社交氛围。
“清荫外,乱书堆架,帘影沉沉”几句,将画面转向室内,展示了诗人读书的场景。窗外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室内则是堆满书籍的书架和垂下的窗帘,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宁静的阅读氛围。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也反映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漫忆薄田下噀,羡长贫奉母,乐事堪寻”几句,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耕种的薄田,虽然生活清贫,但能孝顺母亲,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认同。
最后,“杨梅熟后,山鸟催送林檎”描绘了季节更迭的自然景象,杨梅成熟后,山鸟忙碌地穿梭于林间,为果实的成熟而忙碌,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醉里不知宾主,檐花细雨一灯深”则描绘了诗人饮酒时的情景,灯光昏黄,细雨轻敲檐瓦,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的“醉里”不仅是指酒醉的状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浸与忘我。
“灯花落,暗闻松子,时堕琴声”结尾处,灯花落下,松子偶尔掉落,琴声时断时续,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综上所述,《庆清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人文关怀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山居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