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六灵寿庵》全文
- 注释
- 结茅:建造茅草屋。
编竹:编织竹篱笆。
高丛:高大的树林。
修篁:修长的竹子。
植松:种植松树。
但得:只要。
数枝:几枝。
花似雪:花朵像雪一样洁白。
何须:何必。
裁截:修剪。
枯筇:枯萎的竹杖。
- 翻译
- 我搭建茅屋,编排竹篱,面对着高高的丛林,
既不种植修长的竹子,也不栽种松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结茅编竹对高丛,不种修篁不植松”表明诗人并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与奢华,只是简单地编织着草席,置身于一个简陋的竹丛之中。他并无意于栽培那些需要精心照料的植物,如修剪过的篱笆或是松树。这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顺应,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但得数枝花似雪”则转而描写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这里的“花似雪”可能指的是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数枝”则表明诗人并不追求过多,只是满足于得到少许的美好即可。
最后一句“何须裁截伴枯筇”则深化了前面的意境。“裁截”意味着修剪,“枯筇”则是指那些已经枯萎的竹枝。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枯萎的竹枝,也无需刻意去修剪它,只需要让它们自然而然地伴随着自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尊重,更反映出一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它赞美的是一种简单而不加雕琢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界中那些不起眼却独有风味事物的欣赏与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