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暇(bù xiá)的意思:形容非常忙碌,没有空闲的时间。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短日(duǎn rì)的意思:短暂的时间
反思(fǎn sī)的意思:对过去的行为、想法或决策进行深入思考和审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改进自己。
干时(gàn shí)的意思:指机会、时机。也可以表示某个特定的时间。
季秋(jì qiū)的意思:指秋季的季节。也用来形容事物发展到最后阶段或末尾。
矜诧(jīn chà)的意思:自负而骄傲,不屑一顾
昆虫(kūn chóng)的意思:昆虫是指一类有外骨骼、六足、复眼等特征的无脊椎动物,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们众多、纷杂,形容人群的数量庞大。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平分(píng fēn)的意思:平均分配,使各方面均衡。
却顾(què gù)的意思:不顾,不在意,不留神
山泽(shān zé)的意思:山泽指山川和湖泽,代表着自然界的景观和资源。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蒸暑(zhēng shǔ)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难耐。
朱光(zhū guāng)的意思:指红色的光芒,比喻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秋热》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描绘了南方夏季持续至秋季的异常炎热景象。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中的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
首句“蒸暑淹南国”,开篇即点明了南方夏季的酷热,如同热气蒸腾般笼罩着整个国家。接着,“季秋如长夏”一句,对比鲜明地指出即使到了秋季,炎热依旧如同盛夏一般,令人难以忍受。
“炎凉乱平分,天地错常化”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界限的模糊,炎与凉、天与地之间的正常秩序似乎被扰乱,暗示了自然界的异常状态。随后,“短日回朱光,六龙顿其驾”运用神话色彩,将太阳比作驾驭六龙的天帝,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在天空中的快速移动,仿佛时间被压缩,白昼变得短暂。
“暵似山泽焚,惮我如不暇”则通过山泽焚烧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干旱的严重程度,以及这种极端天气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紧迫感。“反思岁聿暮,却顾旦辄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回顾,时间仿佛在日夜之间迅速交替。
最后,“宁忍窥昆虫,干时事矜诧”一句,诗人以昆虫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界异常现象的关注与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类自身行为可能引发环境变化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对秋热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寿乐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声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愿长绳、且把飞乌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
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