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打尖(dǎ jiān)的意思:指临时住宿在外,不在自己的家中过夜。
发虚(fā xū)的意思:形容害怕或胆怯,心神不宁。
高看(gāo kàn)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评价很高,很看重。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密云(mì yún)的意思:指云雾密布的景象,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聚集在一起。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征鞭(zhēng biān)的意思:指因为行为不当或错误而受到惩罚或责备。
自理(zì lǐ)的意思:指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和事务,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山东道中的旅途情景,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
首句“鸡鸣天未曙,各自理征鞭”以清晨鸡鸣作为背景,暗示了旅途的早起与匆忙,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行程忙碌着,准备出发。这既展现了旅途的紧迫感,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接着,“路滑畏行石,喉乾望打尖”,诗人通过描述路途的艰难——路面湿滑,行走时需小心翼翼,以及口渴难耐,渴望找到休息点补充水分,进一步刻画了旅途的不易。这里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挑战,也反映了旅人内心的疲惫与期待。
“密云依小屋,荒井发虚烟”则将视线转向了沿途的景象。密布的云雾环绕着简陋的小屋,荒废的井边升起淡淡的烟雾,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孤独,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居住地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记得庐山麓,松高看鹿眠”将思绪拉回了对过去的回忆。庐山麓的松林中,鹿儿安然入眠的画面,既是诗人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是对宁静、和谐自然状态的向往。这一句以静谧的场景结束,给人留下深思的空间,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种种挑战,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追凉
松门东路有柴关,凉卧清宵梦亦閒。
更待海风来万里,一天霜月满空山。
晋王大令保母帖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磗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