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琰所作的《颂古五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禅宗的启示和修行的态度。"蹉过跨门一机"可能指的是错过了解某个重要佛法或生活真理的机会,"昧却见成公案"则意味着未能领悟到平常被忽视的普遍道理。"子湖指处太亲"暗示着真理就在日常生活中,但需要我们用心去亲近和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最后的"直须急著眼看"强调了即时行动和亲自实践的重要性,要立即去验证和理解这些道理,不能拖延。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直观体验和实践精神,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领悟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其一
天意欲为雨,川云出相望。
明时揽俊乂,所立固无方。
少小讽二南,美此江汉乡。
猥当兴能职,首辟较艺场。
群儒悦宽简,浩荡出文章。
方观纵壑鱼,忽作抟风翔。
此去升礼闱,旋当对殿廊。
忠言动明主,家国有辉光。
赠王锡老
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
万卷胸中星斗文,百篇笔下龙蛇走。
渊源更擅麟史长,碑版肯居鳄文后。
倚马常摧鏖战场,脱腕难供扫愁帚。
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蓬家百口。
恨极黄杨厄闰年,閒却玉堂挥翰手。
夜光乾没世称屈,远枳卑栖价低售。
漂摇何地著此翁,忘忧夜醉长沙酒。
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
嗟余亦是可怜人,惭愧阿戎惊白首。
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
眷予憔悴五峰下,频寄篇来复相寿。
年来事事淋过灰,尚有诗情閒情窦。
有时信笔不自置,忆起居家吕窠臼。
审斋乐府似花间,何必老夫疥篇右。
《赠王锡老》【宋·梁安世】审斋先生世稀有,曾是金陵一耆旧。万卷胸中星斗文,百篇笔下龙蛇走。渊源更擅麟史长,碑版肯居鳄文后。倚马常摧鏖战场,脱腕难供扫愁帚。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蓬家百口。恨极黄杨厄闰年,閒却玉堂挥翰手。夜光乾没世称屈,远枳卑栖价低售。漂摇何地著此翁,忘忧夜醉长沙酒。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嗟余亦是可怜人,惭愧阿戎惊白首。一灯续得审斋光,多少达人为裔胄。眷予憔悴五峰下,频寄篇来复相寿。年来事事淋过灰,尚有诗情閒情窦。有时信笔不自置,忆起居家吕窠臼。审斋乐府似花间,何必老夫疥篇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7c69fd0d5f7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