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存满自安,其意岂好叛?
榱崩侨将压,子产空悽叹。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大臣(dà ché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能力高强、才干出众的人。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合群(hé qú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融洽、和睦相处,形容人与人之间关系良好,团结合作。
胡越(hú yuè)的意思:指胡人和越人,也泛指北方和南方。
济时(jì shí)的意思:及时帮助、救助。
惊窜(jīng cuàn)的意思:形容情感或动作突然、猛烈,如惊慌、跳跃等。
可虑(kě lǜ)的意思:可虑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可以考虑的,可供思考的。
糜烂(mí l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腐烂、衰败。
侵凌(qīn líng)的意思:侵犯、欺负、欺凌他人。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时难(shí nán)的意思:时代艰难困苦。
失手(shī shǒu)的意思:意外地失去控制或失去抓握物体的能力
外族(wài zú)的意思:指与自己不同民族、种族的人。
万钧(wà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极重或力量极大。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安(xiāng ān)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相互安宁、和平共处。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子产(zǐ chǎ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出息,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就。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诗人以“合群时未来,众势苦易散”开篇,暗示了国家团结面临破裂的危机。他担忧的是满汉之间的矛盾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外部列强的侵略压力又如同千钧重担,使得局势危如累卵。“幸君毋绝之,失手且糜烂”表达了对统治者决策失误可能带来灾难的忧虑。
接下来,诗人指出满族与汉族的共生共存对于稳定至关重要,“汉存满自安”,满族统治下的和平并非出于叛逆之心,而是相互依赖的结果。然而,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导致汉人被迫流离失所,“谁令走胡越,迫之乃惊窜”,这揭示了社会动荡的根源。
最后,诗人感叹缺乏能担当重任的大臣,无法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榱崩侨将压,子产空悽叹”,暗喻国家栋梁之才的缺失,使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贤相)般的贤能也无法施展,只能徒然叹息。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清朝末期社会动荡和统治危机的深刻忧虑,以及对贤能领导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