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早同梅放,黄迟及雪侵。
未忍全枝折,惟将一朵簪。
此诗《菊(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菊花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与坚韧。首句“白早同梅放,黄迟及雪侵”以梅花与菊花对比,表现了菊花开放时间的晚于梅花,但能承受严冬的雪侵,展现出其不畏艰难的品格。接着“性寒宜岁暮,香老爱秋深”进一步强调了菊花适应寒冷环境的特点和它在深秋时节散发出的浓郁香气,体现了菊花与季节的和谐共生。
“未忍全枝折,惟将一朵簪”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即使面对可能的摧残,也只愿摘取一朵,珍藏这份美好。最后,“夜来愁雨湿,移傍石床琴”描绘了一幅夜晚雨湿,菊花移至石床旁,与琴相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贤愚贵贱不相关,风鉴如何著眼看。
三百年来旧宗社,公卿将相满朝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