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思 复 南 河 从 军 唐 /朱 庆 馀 七 千 里 别 宁 无 恨 ,且 贵 从 军 乐 事 多 。不 驻 节 旄 先 候 发 ,偶 逢 山 寺 亦 难 过 。蛮 人 独 放 畬 田 火 ,海 兽 群 游 落 日 波 。远 作 受 恩 身 不 易 ,莫 抛 书 剑 近 笙 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从军(cóng jū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投身军队。
海兽(hǎi shòu)的意思:指海洋中的巨大动物,也用来形容凶猛的人或事物。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军乐(jūn yuè)的意思:指军队行进时演奏的乐曲,也比喻人们团结一致、合作无间的状态。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蛮人(mán rén)的意思:指野蛮、粗鲁的人,也可指外族人或不懂礼仪的人。
难过(nán guò)的意思:形容心情痛苦、悲伤、困难等。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受恩(shòu ē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恩惠。
驻节(zhù jié)的意思:停留在节日期间,不离开或不参加其他活动。
千里别(qiān lǐ bié)的意思:指长距离分别或离别,表示离别的距离很远。
- 注释
- 宁无恨:岂无遗憾。
从军乐事:从军的乐趣。
节旄:节度使的旗帜。
偶逢:偶尔遇到。
畬田火:荒田野火。
海兽:海中的野兽。
受恩身不易:深知受恩深重。
书剑:读书习武。
笙歌:笙歌宴饮。
- 翻译
- 七千里离别难道没有遗憾?暂且珍视从军的乐趣,其中颇多。
不必停留,节度使的旗帜先行预示出发,偶尔遇见山寺也难以停留欣赏。
蛮族独自点燃荒田的野火,海中的野兽成群结队在落日余晖中游弋。
身处远方,深知受恩深重,身体不易,切勿轻易放弃读书习武的生活,远离笙歌宴饮。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作品,题目为《送刘思复南河从军》。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从军生活的祝福与期望。
"七千里别宁无恨,且贵从军乐事多。"
这两句写出了对朋友远行从军的无限宽慰和美好祝愿。"七千里"形容离别之遥远,而"别宁无恨"则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情怀,即使是长久的分别也没有遗憾。"且贵从军乐事多"则强调了朋友在军中会有许多快乐的事情。
"不驻节旄先候发,偶逢山寺亦难过。"
这里描绘了一种行军速度之快和旅途之艰辛。"不驻节旄先候发"说明军队的进程迅速,不等待任何仪式就立刻出发。而"偶逢山寺亦难过"则形容即便是遇到山寺这样的静谧场所,也难以停留,表明了旅途的急迫。
"蛮人独放畬田火,海兽群游落日波。"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边疆战地的异域风光。"蛮人独放畬田火"中的"蛮人"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而"独放畬田火"则可能是描述一种农耕生活或战争中的情景。"海兽群游落日波"则描绘了一种夕阳下大海中海兽嬉戏的壮丽画面。
"远作受恩身不易,莫抛书剑近笙歌。"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从军生活中的感悟和期望。"远作受恩身不易"强调了在边疆战地接受朝廷恩惠的珍贵,同时也暗示了身体安全难以保障。而"莫抛书剑近笙歌"则是对朋友的一种提醒,即便是在军中也不应放弃读书和武术的修习,以备不时之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