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
摩挲雪佛碑,碑断字莫识。
金石亦已坏,况非金石质。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方神(fāng shén)的意思:形容思虑周密、行动迅捷,有如神明般的智慧和能力。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刻画(kè huà)的意思: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摩耶(mó yē)的意思:指迷惑不解的样子,形容人心猜疑,疑虑重重。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恼心(nǎo xīn)的意思:指心情烦恼、不安或受到困扰的状态。
泡影(pào yǐng)的意思:指希望或计划落空,一切化为泡沫消失。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热恼(rè nǎo)的意思:指因为事情或情绪而感到烦恼、苦闷。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逝波(shì bō)的意思:逝去的波浪,比喻事物的瞬息即逝或一去不返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无迹(wú jì)的意思:没有留下痕迹,没有迹象可寻。
无本(wú běn)的意思:没有资本、没有本钱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玉相(yù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如玉。
这首明代程本立的《雪佛碑》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天花堕虚空”以奇特的比喻开启,暗示着某种超凡的景象降临。接下来,“平地忽三尺”描绘了地面突然隆起,象征着佛法的显现。诗人赞叹“异哉西方神,现此水精域”,表达了对佛像的惊奇和崇敬。
“胎非托摩耶,意叵劳刻画”揭示了佛像并非人间之作,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无法用言语或雕刻来完全表达。“乃瞻白玉相,安用黄金饰”赞美了佛像的纯净本质,强调内在的神圣而非外在的奢华。
“一洗热恼心,悉依清净力”表达了佛像能洗涤人心中的烦恼,带来内心的平静与净化。随后,“红日起扶桑,终焉化无迹”以日出东方的自然景象,寓意佛的教化深入人心,最终不留痕迹。
“其无本非空,其有亦非色”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空性观念,即一切皆是幻象,无固定实体。“君看东逝波,沧海不可测”借海水的深邃比喻佛法的深奥难测,令人深思。
最后,诗人感慨“我来凤凰溪,古寺久荆棘”,描绘了古寺的荒凉,暗示佛法虽久远,但历经沧桑。摩挲雪佛碑时,“碑断字莫识”,金石已毁,更显历史的无情。诗人感叹“万事等泡影,感之三叹息”,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如梦幻泡影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佛法永恒价值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