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曲歌八十九首·其五十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黄天不灭解”似乎在暗示一种永恒不变的力量,这里的“黄天”可能象征着自然或宇宙的秩序,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宏观理解。接着,“甲夜曙星出”描述了夜色渐退,晨光初现,星辰开始隐没,黎明即将到来的景象。这种自然界的交替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动,也蕴含了生命循环的哲理。
后两句“漏刻无心肠,复令五更毕”,则将视角转向了时间的计量工具——漏壶(古代计时器)。在这里,“漏刻”代表了时间的流逝,而“无心肠”则可能是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他不再为时间的流逝感到焦虑或困扰,而是以一种更为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面对时间的推移。最后,“复令五更毕”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终结,即五更时分的到来,意味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整个夜晚的周期即将结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以及对时间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时间和自然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浩歌行
黄金何以藏岩山,珠玉何以捐湖泉。
重华所宝不在此,金珠自在山泉间。
不事采求贵异物,曰藏曰捐岂不然。
晋武焚雉裘,羊车驾末年。
贞元明诏却瑟瑟琼林,大盈乃计锱铢焉。
不恒其德饰观听其究,鲜不笑柄千秋传。
重华非藏亦非捐,慎莫误会陆贾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