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理趣》
《理趣》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目力见处耳闻不能到。

隔窗人语闻,耳力目弗照。

闻性近而沉,外物弗能摇。

见性远而浮,一指当前拗。

曰见不如闻,闻远知何调。

曰闻不如见,见近蔽空眊。

此诎彼则信,理趣符道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当前(dāng qián)的意思:指目前所处的时期或状态。

耳闻(ěr wén)的意思:通过听说而得知,不是亲自经历的事情。

耳力(ěr lì)的意思:指对声音的敏锐度和辨别能力。

见性(jiàn xìng)的意思:指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或真实面目,也可以理解为看清事物本质。

见处(jiàn chǔ)的意思:见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理趣(lǐ qù)的意思:指对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感到兴趣,追求真理和智慧。

目力(mù lì)的意思:指眼睛的力量和视觉的能力。

所见(suǒ jiàn)的意思:所看到的事物或情况。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一指(yī zhǐ)的意思:一根手指,表示极少或极微小。

鉴赏

这首诗探讨了“见”与“闻”的哲学对比,揭示了感知方式的不同及其对认知的影响。诗人通过“见”与“闻”的对比,展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和复杂性。

首先,“目力所见处,耳闻不能到。”这句话强调了视觉和听觉的界限,说明了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视线范围内的事物,而听觉所能触及的范围更广,但仍然受限于物理距离。

接着,“隔窗人语闻,耳力目弗照。”这里进一步阐述了听觉的穿透力,即使隔着窗户,人声也能被听到,而视觉却无法穿透障碍物。这反映了听觉在某些情境下的优势。

“闻性近而沉,外物弗能摇。”意味着声音虽然近在咫尺,但其影响是深入且持久的,不受外界干扰。而“见性远而浮,一指当前拗。”则指出视觉所及的事物虽然直观,但可能因距离或视角问题而产生误解或扭曲。

接下来的几句,“曰见不如闻,闻远知何调。曰闻不如见,见近蔽空眊。”表达了对于“见”与“闻”的相对价值的讨论。一方面,听觉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认知,因为声音可以跨越物理障碍;另一方面,视觉提供了直接的、即时的信息,但可能受到主观偏见或环境因素的影响。

最后,“此诎彼则信,理趣符道要。”总结了上述观点,即在不同的感知方式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理解事物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感知手段,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见”与“闻”的对比为线索,探讨了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局限与可能性,以及不同感知方式之间的互补关系,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历代国号歌

盘古辟鸿荒,天地人三皇。

有巢燧人起,伏羲造书契。

女娲暨共工,无怀继神农。

轩辕后颛顼,相传至帝喾。

唐虞及夏商,周历八百长。

秦亡西东汉,争鼎三国判。

晋宋齐梁陈,与隋六朝成。

北魏齐周递,唐终为五季。

梁唐晋汉周,宋末辽金侔。

自元迄有明,一统归大清。

(0)

甲午乘轮赴试神速异常,口占二绝·其一

不帆不橹自能行,但听双轮发水声。

一榻酣眠犹未醒,舟人说已到南京。

(0)

云亭灯市竹枝词·其八

满头钗钏耀辉煌,一路花香间粉香。

临去老娘吩咐细,游人多处要堤防。

(0)

北门竹枝词十首·其六

拳声朗朗打雷台,酒冷重温月满杯。

预定佳肴约同伴,明朝须早出城来。

(0)

寒食上冢感怀

寒食携樽上墓庐,纸钱飘飏满郊墟。

松杉厌长春风外,邱垄犹残劫火馀。

地下先灵应责我,眼前诸弟转愁予。

宁知作客终无补,悔不渔樵老故居。

(0)

游虞山八咏·其八小云栖

石洞何年辟,山灵变幻奇。

垂岩开异境,裂石见深池。

啜茗云生岫,寻诗藓没碑。

林泉如有待,回首欲何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