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韩卑蒯彻,尊汉重班彪。
南丰凭吊处,台殿已芳邱。
这首诗名为《虞公庵》,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肇兴。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一位隐居在东山寺的人物,他的姓氏虽历经千年却依然留存。诗人将这位人物与历史上的贤者相提并论,如韩信的谋士蒯彻和重视汉学的班彪,强调其人格的高尚和智慧的不朽。接着,诗人通过“烈火终难动”表达对这种坚韧精神的敬仰,认为无人能与之匹敌。最后,诗人感慨于南丰之地的虞公庵,曾经的台殿如今已成为荒丘,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
六骥驰九衢,骥驶影反迟。
如何岁月徂,有骥莫能追。
曰余结发来,意广心无涯。
下言砥媚学,上言匡危时。
鼎鼎三十年,不慕轻与肥。
所以濩落久,亦无老大悲。
我如主人留,岁如行客辞。
愿同松柏坚,庶免蒲柳衰。
羁心如秋草,方枯已旋生。
良辰过我前,端忧乃无名。
厉厉惊飙严,皑皑山雪明。
朔雁流寒影,边鞞动悲声。
古之豪俊人,感此多促龄。
我独胡为尔,樽开且徐倾。
平吟怀惠连,默对思公荣。
知音不在侧,何以诉中情。
愿为双飞鸿,羽翼不可成。
岁暮多烈风,同云复冥冥。
邅回百里间,亦似千里情。
忆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
喧啾下鸟雀,剥啄来友生。
岂知孤篷下,一笑双眼明。
决决文凘流,遥遥岩岫平。
舟重既晨发,路迷且宵征。
所欣丰岁祥,农鳸可以耕。
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
一觞酬袁安,愧尔千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