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怀鹿门县名离合二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十里长满松萝的山路,乱石间隐藏着幽深的秘密。
雨后门前的新鲜景象,都是这静谧的山野之事。
- 注释
- 十里:形容路途很长。
松萝:一种常绿植物,这里指茂密的松树和寄生的苔藓。
阴:遮蔽,阴凉。
乱石:散落的石头。
门前:房子前面。
幽事:清幽的事物或景象。
雨来新:雨后的清新。
怜:怜惜,喜爱。
残菊:即将凋零的菊花。
潭上:水潭边。
花开:花朵开放。
不见人:没有看到人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某些幽静之事的怀念和感慨。
“十里松萝阴乱石”,以宏伟的画面开篇,十里长的松林和萝藕交织在一起,与乱石相伴,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略带荒凉的氛围。松树常象征着坚贞不屈,而这里的“阴”字,则让人联想到某种隐秘或是静谧。
接着,“门前幽事雨来新”,诗人将视角缩小至家门之外,细腻地描绘了一场新来的雨。这个画面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幽事”的暗示,那些不为人知或是难以启齿的事,在这场雨中似乎变得更加神秘。
在下一句,“野霜浓处怜残菊”,诗人的情感开始流露。秋天的霜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物事的凋零。在这样浓重而冷酷的自然界中,诗人却对那些被寒霜覆盖、即将凋谢的残菊生出怜悯之情。这里,“怜”字表达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生命脆弱性的同情。
最后,“潭上花开不见人”,则是一幅更加寂寞的人间景象。在一个宁静的水潭边缘,花朵依旧开放,但却无人欣赏。这一幕既是自然美景与人类活动隔绝的一种写照,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对于某些美好而又孤独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细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事的关注和对孤寂情怀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