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尘封(chén fēng)的意思:指东西长时间不用或不见阳光而积尘,比喻长期不被使用或遗忘。
出尘(chū chén)的意思:摆脱尘世琐事,超脱尘埃,追求高尚境界。
春愁(chūn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忧虑或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感到忧愁。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建策(jiàn cè)的意思:指制定计划、策略或建议。
空怀(kōng huái)的意思:指内心空虚、无所依托或无所作为。
留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行为或言语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使人印象深刻。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三表(sān biǎo)的意思:指言行、神态、表情三方面都能体现出人的内心思想和情感。
书数(shū shù)的意思:指能够计算、数清楚的数量。
涕泪(tì lèi)的意思:眼泪流下
万钟(wàn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宏大。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斋坐(zhāi zuò)的意思:斋坐是指在清净的地方安坐,专心修行,追求心灵的宁静。
风入松(fēng rù sōng)的意思:指风吹松树时,松针随风摆动的景象。比喻人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心境波动或变化不定。
- 鉴赏
这首诗《春暮和紫眉通城感怀》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春愁”为主题,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末时节,心中涌动的复杂情绪。
首句“无限春愁带客浓”,开篇即点明主题,春日之愁如同浓雾般弥漫,让人难以摆脱。接着,“残书数卷出尘封”,通过阅读旧书来排遣愁绪,却也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诗人试图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慰藉,但最终发现,这些只是表面的逃避。
“空怀建策同三表,莫问留行是万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他渴望有所作为,如同古代贤臣献策,但又深知自己的努力可能徒劳无功,世事难料。这里“三表”借指古代大臣向君主进谏的奏章,而“万钟”则象征巨大的权力与财富,表明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南国莺花随梦尽,孤城涕泪为谁容”,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南国的春花烂漫,象征着美好的梦想,但在诗人眼中却已成过眼云烟。孤城中的泪水,无人能懂,只有自己承受。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最后,“凭君且博清斋坐,明月瑶琴风入松”,诗人邀请友人一同静坐,享受清雅的时光,以琴声与月色寄托情感。这里的“清斋”、“瑶琴”、“明月”都是高洁、宁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暂时的宁静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某种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春愁、读书、建策、梦境、孤城、琴声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刘宗周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怡园主人消寒会予自上海归赋此
岁晚意不适,驱车归家园。
穷巷多白草,寒门无高轩。
道逢心所欢,得意相忘言。
邀我旧游地,劝我彭泽尊。
顾念早春节,气候殊凉温。
三淩杀野荠,霜落寒蓬根。
耿耿怀旧情,况复时既昏。
芳草随年尽,何处求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