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望夜》
《九月望夜》全文
明 / 传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节去愁衣薄,虫声渐近床。

偶然林下坐,早见草头霜。

月明如此浮云不妨

通宵照萝壁,忘却夜初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wàng
míng / chuánhuì

jiéchóubáochóngshēngjiànjìnchuáng

ǒuránlínxiàzuòzǎojiàncǎotóushuāng

hányuèmíngyúnyǎnfáng

tōngxiāozhàoluówàngquèchūchá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草头(cǎo tóu)的意思:草头指的是草的顶部或头部,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高的地位。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偶然(ǒu rán)的意思:偶然指的是不经意间发生的、不可预测的事情。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忘却(wàng què)的意思:指遗忘或淡忘某事或某人。

下坐(xià zuò)的意思:下坐是指离开原来的位置或地位,让给别人。也可以指被迫离开原有的位置或地位。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清冷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心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句“节去愁衣薄”,点明季节转换,衣物渐薄,暗示着秋天的凉意已深,也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接着,“虫声渐近床”一句,以听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虫鸣声逐渐靠近床边,仿佛是自然界的声音在回应着人的存在,增加了环境的生动感。

“偶然林下坐,早见草头霜”描绘了诗人不经意间在林下停留,便早早地看到了草尖上的霜花,这一景象既突出了秋夜的寒冷,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通过“偶然”二字,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则展示了月光的皎洁与云彩的轻盈,即使有浮云遮挡,也无法完全掩盖住月光的明亮,象征着即便生活中有种种阻碍,光明与希望依然存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情感的深度。

最后,“通宵照萝壁,忘却夜初长”将目光转向了墙壁上的藤蔓,月光洒满墙面,让诗人暂时忘记了夜的漫长,沉浸在自然美景带来的宁静与舒适之中。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更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沉浸与享受,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深秋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传慧
朝代:明

慧,字朗初,四明五井山延庆寺僧,与沈嘉则,王百谷善。徐兴公称其著述甚富,谈锋如河。慧之后有圆复亦能诗。
猜你喜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十

避事已谢客,养性不看书。

书中多感遇,掩卷辄长吁。

(0)

葺居五首·其五

东南皆民居,屋败如龉齿。

一完诚未能,缀葺聊且尔。

内修晨夜虞,外结比邻喜。

无心本何营,生理未免此。

(0)

梦中反古菖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饱满,馀人皆不悦。

已矣勿复言,人人好颜色。

(0)

林笋复生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

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

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

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

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

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

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

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0)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0)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其十

触事随缘不用多,华堂玉食奈忧何。

美人未厌山阿陋,薜荔为裳带女萝。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