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传舍(chuán shè)的意思:传递住处,即传递消息或信息。
帝居(dì jū)的意思:帝王的居所,指皇帝的宫殿。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民风(mín fēng)的意思: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习俗、风尚等的总和。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童歌(tóng gē)的意思:童歌指的是儿童唱的歌曲,也用来形容纯真无邪、天真可爱的歌声或儿童般的快乐。
土俗(tǔ sú)的意思:
◎ 土俗 tǔsú
(1) [local custom]∶地方风俗
(2) [vulgar]∶粗俗;不雅观眼底(yǎn dǐ)的意思:指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情感或意思。
一统(yī tǒng)的意思:统一、统治全国或某个地区
食无鱼(shí wú yú)的意思: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缺少必要的东西或条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溧阳行台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百里河山附帝居”,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展现了辽阔的江山与帝王的居所紧密相连的壮丽景象。接着,“明时一统混车书”一句,点明了明朝时期国家统一,文化融合的盛世背景。
“故基遗额犹唐旧,土俗民风异汉初。”这两句对比唐朝和汉初的遗迹与风俗,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通过“犹唐旧”与“异汉初”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变化的观察。
“但使儿童歌有裤,休嗟传舍食无鱼。”这两句充满了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同情。他希望孩子们能有衣穿,不为衣食担忧,同时也对传舍(古代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地方)中食物匮乏的情况表示遗憾。
最后,“几尘落叶纷如许,眼底何人为扫除。”这两句以自然景象作为隐喻,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忧虑与对解决之道的期待。纷飞的落叶象征着社会问题的复杂与繁多,而“何人为扫除”则表达了对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民生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
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
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
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
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
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
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
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
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
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
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
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
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
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
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
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
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
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宋·苏轼】清溪到山尽,飞路盘空小。红亭与白塔,隐见乔木杪。中休得小庵,孤绝寄云表。洞庭在北户,云水天渺渺。庵僧俗缘尽,净业洗未了。十年画鹊竹,益以诗自绕。高堂俨像设,禅室各深窈。奔泉何处来,华屋过溪沼。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长松度翠蔓,绝壁挂啼鸟。我友自杭来,尚叹所历少。归途风雨作,一洗红日燎。我惊万窍号,黑雾卷蓬蓼。舟人纷变色,坐羡轻鸥矫。我独唤酒杯,醉死胜流殍。书生例强狠,造物空烦扰。更将掀舞势,把烛画风筱。美人为破颜,正似腰支袅。明朝更陈迹,清景堕空杳。作诗记馀欢,万古一昏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867c6727e453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