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如来雪山像》
《题如来雪山像》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寥寥劫外绝知音流水高山韵独深。

半面娆娥君自委,多情不欲尽披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面(bàn miàn)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只显示出一部分,而隐藏了真实的想法或情感。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特点或状况连续不断、层次丰富,形容景物或事物的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鉴赏

这首诗以“题如来雪山像”为题,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静谧深远的画面,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智慧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感悟。

首句“寥寥劫外绝知音”,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脱世俗的氛围。这里的“劫外”指的是佛教中的时间概念,意指远离世间变迁的时间之外,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超越了凡俗的束缚。而“绝知音”则表达了在这样的高远境界中,似乎难以找到共鸣之人,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然。

次句“流水高山韵独深”,运用了“流水”和“高山”的典故,分别象征着音乐之美和自然之壮丽。在这里,“韵独深”不仅指出了音乐或自然景观的内在韵味深厚,更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第三句“半面娆娥君自委”,以“半面娆娥”为喻,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美好、神秘或难以言说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半面”暗示了这种美好是部分显现、难以完全捕捉的,而“君自委”则表明诗人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这种美好的探索与理解之中。

最后一句“多情不欲尽披襟”,表达了诗人虽然情感丰富,但并不急于将所有情感外露。这里的“多情”既是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向往,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细腻感受。而“不欲尽披襟”则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种内敛、含蓄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内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自我情感的探索以及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潘何诗赋语

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夜赋潇湘。

(0)

鸬鹚谚

鸬鹚不打脚下塘。

(0)

吏人语

不畏侯卿杖,惟畏尹卿笔。

(0)

占雨·其三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

(0)

占年·其二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0)

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