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雨后喜晴》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五 月 下 旬 雨 后 喜 晴 宋 /陈 宓 晓 来 初 日 满 林 光 ,犹 见 枝 头 梅 子 黄 。一 对 蝉 声 相 上 下 ,柳 丝 摇 曳 与 俱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柳丝(liǔ sī)的意思:指形容柳树枝条柔软、摇曳的样子。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相上(x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才干等方面超过或高于别人。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摇曳(yáo yè)的意思:摇动、摆动
一对(yī duì)的意思:指两个成对的人或物。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 注释
- 晓来:清晨。
初日:刚刚升起的太阳。
满林光:照亮了整个树林。
犹见:还能看到。
枝头:树枝顶端。
梅子黄:梅子已经变黄。
一对:两个。
蝉声:蝉鸣声。
相上下:交替响起。
柳丝:柳条。
摇曳:摇摆。
与俱长:与蝉鸣同步增长。
- 翻译
- 清晨起来,阳光洒满了整个树林,还能看见枝头挂着的梅子已经泛黄。
树上一对蝉鸣此起彼伏,柳条随风摇摆,仿佛与它们的歌声同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阳光洒满林间的景象,梅子已经由青转黄,象征着初夏时节的到来。诗人还捕捉到了蝉鸣的细节,上下呼应,生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之声。最后,他以柳丝随风摇曳,与蝉声相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雨后天晴的喜悦心情。整体上,这是一首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小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夜雨
暗雨来何急,寒房客自醒。
骤看灯闪闪,拟对竹青青。
声到江干尽,风回叶上听。
更长那得晓,攲侧想仪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