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其六咏兔丝》
《杂咏·其六咏兔丝》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根株不自立枝蔓为谁饰。

偶同杂组文,未比朱丝直。

园客何由整,天女讵堪织。

暂附松柏枝,终辞霜露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天女(tiān nǚ)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园客(yuán kè)的意思:指在园林游览时的客人,也用来形容游客或参观者。

枝蔓(zhī wàn)的意思:指事物的枝条和蔓藤,比喻事物的分支或衍生物。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自立(zì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不依赖他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兔丝这种植物的特点和命运。首句“根株不自立”形象地写出兔丝依赖他物生长,无法独立生存;“枝蔓为谁饰”则暗示它作为装饰的作用,而非主体。接下来,“偶同杂组文”比喻其花纹与杂乱的纹理相仿,缺乏规整,“未比朱丝直”进一步强调其不如丝线直挺。诗人以“园客何由整,天女讵堪织”表达兔丝难以被人类整理或编织成精美图案,暗示其在园艺和手工中的局限。

后两句“暂附松柏枝,终辞霜露色”揭示兔丝的命运,它虽然暂时依附于松柏,但终究抵挡不住严寒霜露,暗示其脆弱和短暂的生命。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借兔丝表达了对弱小生命和无常命运的感慨。薛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千秋节宴

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寿觞。

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

玉宇开花萼,宫县动会昌。

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

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

月衔花绶镜,露缀綵丝囊。

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

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

(0)

诗偈·其六十八

如来悯诸子,平等无高下。

诸子自愚痴,所以难教化。

直心是道场,子心转奸诈。

遣子净三业,转爱论俗话。

遣子内脩真,向外转寻假。

遣子学无相,捻他有相把。

无诤最第一,论义成相骂。

(0)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

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0)

旅次湘沅有怀灵均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

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

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

骚文衒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

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彫枯。

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

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

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

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

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

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0)

峡哀·其七

峡棱剸日月,日月多摧辉。

物皆斜仄生,鸟亦斜仄飞。

潜石齿相锁,沉魂招莫归。

恍惚清泉甲,斑斓碧石衣。

饿咽潺湲号,涎似泓浤肥。

峡青不可游,腥草生微微。

(0)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眼在枝上春,落地成埃尘。

不是风流者,谁为攀折人。

宁辞波浪阔,莫道往来频。

拾紫岂宜晚,掇芳须及晨。

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

花下本无俗,酒中别有神。

游蜂不饮故,戏蝶亦争新。

万物尽如此,过时非所珍。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