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白塔古迹二首·其二》
《题白塔古迹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

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

炬火归路经台唤隔林。

人头地脉古迹备幽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脉(dì mài)的意思:指大地的脉络,比喻国家的根本或家族的根基。

二贤(èr xián)的意思:指两位有才智、有德行的人。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谷音(gǔ yīn)的意思:指山谷中传来的回声声音。

古迹(gǔ jì)的意思:指古代留下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或遗迹。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虎竹(hǔ zhú)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有才干而又有节操。

涧谷(jiàn gǔ)的意思:指山涧之间的谷地,也用来比喻人的境况或状况低下、贫困。

经台(jīng tái)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能够处理事务得当的人。

炬火(jù huǒ)的意思:指希望和信念,像火炬一样燃烧不息。

连地(lián dì)的意思:形容连续不断地下降或倾斜。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四虎(sì hǔ)的意思:指四只老虎,比喻权贵显要的人。

竹泉(zhú quán)的意思:指清澈的泉水,比喻清廉、高洁的品质。

翻译
塔倒映出山峰的影子,钟声深藏在山谷之中。
两位贤者留下的痕迹如古苔,四周竹林围绕着深深的泉水。
手持火炬照亮回家的路,隔着树林能听到诵经的声音。
人的头像与大地相连,古老的遗迹等待着幽静的探寻。
注释
塔倒:倒下的塔。
峰峦:山峰。
影:影子。
钟埋:钟声隐藏。
涧谷:山谷。
音:声音。
二贤:两位贤者。
苔像:像古苔。
古:古老。
四虎:四周有如猛虎。
竹泉:竹林中的泉水。
深:深邃。
炬火:火炬。
归路:回家的路。
经台:诵经的平台。
唤:呼唤。
隔林:隔着树林。
人头连地脉:人的形象仿佛与大地相接。
古迹:古代遗迹。
幽寻:幽静的探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古老庙宇的颓败景象和深邃氛围。"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表达了庙宇的废弃与时间的洗礼,塔的倒塌和钟的埋藏,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古老的意境。"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则透露出这里曾经是高僧修行之地,至今仍留有苔藓覆盖,显得古色古香,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与自然。

接下来的"炬火携归路,经台唤隔林"描绘了一种晚归时分的景象,炬火映照着归途的情形,而经台(即佛教经典)在树林间回响,显得既神圣又宁静。最后两句"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则表达了对这座庙宇历史的深刻体会和探索,仿佛能感受到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悠久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文化遗迹的描绘,展现了古老庙宇的沧桑巨变,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深刻的情感和敬畏之心。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示鹓兄弟·其四

待制传宗嫡,元孙见可人。

承家在好德,切莫厌清贫。

(0)

送梁叔车

离怀不可尽,且复共芳筵。

卞玉终须献,韦经故有传。

河山行处好,云树望中妍。

归路诗千首,因风寄百篇。

(0)

潘太守挽诗·其二

郡城华盖下,岁月忽如驰。

五裤歌犹在,双旌去不归。

清名史氏传,遗爱后人思。

有子从仁政,传家愿不违。

(0)

乐平屈氏母挽诗

夙有闺闱德,兼闻母道贤。

教孙成令器,享禄及高年。

谖草凋堂砌,松枝蔼墓阡。

文章堪不朽,表石见新镌。

(0)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其一

新来居斗室,还自惜分阴。

尽日唯探易,閒时不罢琴。

檐昏钟响度,窗皎月华侵。

及此宜无事,犹含白雪吟。

(0)

早出安定门

结束出门行,鸡鸣夜过半。

长衢骤车马,明星烂河汉。

霜压紫貂轻,风掠微醺散。

自无匡直才,敢发驱驰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