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响依阶细,藤阴覆径寒。
流风溯如写,疏雨听将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郑氏庄园中的一夜之宿,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深切感受。
首句“此行非选胜,佳处小盘桓”,点明了这次旅行并非为了寻找胜地,而是偶然间在一处美好的地方停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与留恋。
接着,“泉响依阶细,藤阴覆径寒”两句,以泉水的细响和藤蔓的阴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水滴轻轻敲击石阶的声音,感受到藤蔓遮蔽小径带来的清凉。
“流风溯如写,疏雨听将残”则进一步描绘了微风吹过,似乎在纸上书写着什么,而稀疏的雨声即将消逝,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时间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最后,“一夕秋声觉,萧然感百端”总结了整晚的感受,秋夜的声音让诗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凄凉与深沉的思考,引发了他对人生百态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末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人生功名如掣电,独有君家吾所羡。
弟兄玉立总成名,堂上慈亲尚强健。
伯兄日日报平反,喜溢萱花促张宴。
参军赴官百馀里,甘旨悬知可充膳。
闻君二月当扬舲,太湖水暖春冥冥。
碧澜堂前万花丽,水精宫外群峰青。
幕府事稀多暇日,骑马题诗访陈迹。
野亭日落朱颜酡,早寄书来慰思忆。
匣龙夜半忽飞去,猛挟水涛还故处。
芙蓉光断血花寒,腥魂湿带天吴泪。
谁人手挽银河水,神工剪下蚩尤尾。
冶金不跃人间灵,时听七星自相语。
乾坤万里清尘沙,手持大柄还天家。
鸿门健舞好粗胆,岂信曾经斩白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