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孙原湘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女子的矜持与微妙的情感。"为恐狂奴思不禁"暗示了女子对某人情感的警惕,担心自己无法控制对方过于热烈的情愫。"朱樱宛转避春禽"运用比喻,将女子比作娇艳的樱桃,她小心翼翼地避开春天的鸟儿,不愿轻易被追求者捕获。
"星妃微露莲花舌"进一步描绘女子的含蓄之美,如同星空中仙女般的神秘和纯洁,她的言语轻柔如莲舌,尚未完全吐露心声,却已在心中默许。这句诗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微妙变化,以及她对感情的微妙把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隐晦的表达,传达出一种古典女性的矜持之美和情感的微妙波动,体现了清代诗人孙原湘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安中尚书见招同诸公登雨华台
城南五里近,驱车稍停休。
层台临古刹,欣陪清净游。
凭高送远目,考古思名流。
更读琳琅篇,叙事何其周。
尸黎与法云,接迹居岩幽。
趣将金仙谐,行匪邪径由。
至今手植松,千丈腾龙虬。
悟发特异众,妙龄已依刘。
天华无根蒂,应讲来飞浮。
帝释昔举手,此理谁可侔。
迩来表前踪,新亭压鳌头。
空渚栖古月,大江浴清秋。
旷怀出十地,壮气横九州。
三山连天门,水府卧金牛。
故国罗绮灭,深宫榛莽留。
兴亡千岁间,愁绪如缲抽。
惟馀北岭云,无心自悠悠。
高鸿正飞冥,网罗安得收。
公等真丈夫,问学皆渊丘。
不应持使旄,归合登瀛洲。
桓桓鼎鼐司,落落金马俦。
君臣若尧舜,明良互赓酬。
胡为慕瞿聃,玄微解而优。
愿舒三日霖,慰此旱岁求。
乾坤涵润泽,使我醉两眸。
咄嗟勿重陈,玉树后庭讴。
《安中尚书见招同诸公登雨华台》【宋·郭祥正】城南五里近,驱车稍停休。层台临古刹,欣陪清净游。凭高送远目,考古思名流。更读琳琅篇,叙事何其周。尸黎与法云,接迹居岩幽。趣将金仙谐,行匪邪径由。至今手植松,千丈腾龙虬。悟发特异众,妙龄已依刘。天华无根蒂,应讲来飞浮。帝释昔举手,此理谁可侔。迩来表前踪,新亭压鳌头。空渚栖古月,大江浴清秋。旷怀出十地,壮气横九州。三山连天门,水府卧金牛。故国罗绮灭,深宫榛莽留。兴亡千岁间,愁绪如缲抽。惟馀北岭云,无心自悠悠。高鸿正飞冥,网罗安得收。公等真丈夫,问学皆渊丘。不应持使旄,归合登瀛洲。桓桓鼎鼐司,落落金马俦。君臣若尧舜,明良互赓酬。胡为慕瞿聃,玄微解而优。愿舒三日霖,慰此旱岁求。乾坤涵润泽,使我醉两眸。咄嗟勿重陈,玉树后庭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67c6cbc8ae2b8817.html
和耿天骘见寄二首·其一
熠熠阳气动,春事不可禦。
君家富林园,宴豆乐宾主。
况当解官归,精魄还六腑。
或乘青板船,纵缆东溪浒。
溪光如碧玉,皓月无人取。
信哉浴乎沂,点也丘所与。
又闻全于天,卓越庄周语。
我方治幽狱,归期日日数。
读君新诗章,对面若吴楚。
酬运判毛正仲
明公青霄我平地,才不超群怀厚愧。
小邦苟禄度残年,侧望车尘掩玼疠。
海浪翻云古渡头,感公为我须臾留。
请说相逢在何处,上下梅山成昨游。
忽得新诗惊老格,飘飘真是金门客。
蹇驴已困何由攀,一夜微吟添鬓白。
瑞昌双溪堂夜饮呈吴令
星斗阑干月未吐,但爱溪声似山雨。
青灯照室并银花,白酒倾来不知数。
子善评文我不如,我亦谈诗子深许。
酒酣索我须论兵,拔剑画地军阵成。
十万甲兵指掌取,五方应敌旋风生。
文武道判惜已久,圣贤相遇犹难并。
相如谩作长门赋,屈原虚著离骚经。
不知于世竟何补,可怜博得千年名。
韩信收身苦不早,功成伏剑真草草。
始终最爱严子陵,坐视乾坤任倾倒。
咄嗟语险气已伤,况复赋诗声调长。
卷纸连书不磨琢,子锋大峻非我当。
拨置万虑付江海,收拾寸心归老庄。
天地得一马喻马,谓思前事皆佯狂。
《瑞昌双溪堂夜饮呈吴令》【宋·郭祥正】星斗阑干月未吐,但爱溪声似山雨。青灯照室并银花,白酒倾来不知数。子善评文我不如,我亦谈诗子深许。酒酣索我须论兵,拔剑画地军阵成。十万甲兵指掌取,五方应敌旋风生。文武道判惜已久,圣贤相遇犹难并。相如谩作长门赋,屈原虚著离骚经。不知于世竟何补,可怜博得千年名。韩信收身苦不早,功成伏剑真草草。始终最爱严子陵,坐视乾坤任倾倒。咄嗟语险气已伤,况复赋诗声调长。卷纸连书不磨琢,子锋大峻非我当。拨置万虑付江海,收拾寸心归老庄。天地得一马喻马,谓思前事皆佯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767c6cbc942428232.html
寄题蕲州涵辉阁呈太守章子平集贤
读君涵辉记,恍若登蓬莱。
天垂星斗数寻近,地卷云山千里来。
冰壶倒景露华洗,玉窦溶雪蟾光颓。
尘寰何处路歧绝,三十六洞森然开。
武夷真孙佩符印,选胜得此将金罍。
文章欲会造化手,藩屏暂屈岩廊材。
谢公寄意东山妓,严生把钓桐庐台。
功名谈笑出千古,长与泰华青崔嵬。
其馀龊龊何足数,百年易得成寒灰。
为君高吟岂知倦,十分美酒谁相陪。
我欲乘风一飞往,病翅零落秋霜摧。
涵辉阁,宁久游,重瞳法尧垂冕旒。
侧闻下诏十六相,真孙第一还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