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自谓人尔,我亦安知我谁。
赖此三春作伴,置之一壑犹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暮春即事十二绝》中的第六首。诗中以自省和自我认知为主题,通过“人皆自谓人尔,我亦安知我谁”两句,表达了对自我身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人质疑普遍的自我认同,提出“我亦安知我谁”的疑问,暗示了对个体身份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接着,“赖此三春作伴,置之一壑犹宜”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借助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三春作伴”不仅指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与美好事物的相伴,而“置之一壑犹宜”则表明了诗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度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心灵纯净的追求。
沙棠之舟木兰楫,浅塘曲渚纷相入。
凉风拂水水欲波,洞庭无人愁奈何。
此时片月当人起,哀猿苦啼啼不止。
何处参差吹夜阑,相思移注繁声边。
金幢翠蕤骄不前,九疑滴滴空翠寒。
夜久风吹月西堕,欲堕不堕曲入破。
雨云揽江色,偃蹇破昏睡。
千花闭红紫,妙见一室内。
披衣行夜永,明月在船背。
微风过萧瑟,古柳立苍翠。
翛然一蒲团,坚坐觅诗对。
我生无南北,所到意趣遂。
孰知十年游,保此清净退。
颇念城北人,结友老杉桧。
漫随长铗归,甘作短檠弃。
出门万里涂,已驾安得税。
何当持被来,把酒相就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