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诸道兵,各奉班师令。
刘琦去顺昌,世忠亦还镇。
金人聚而乘,力厚毒益逞。
武穆纵能军,孤掌究难奋。
班师(bān shī)的意思:指指挥官在战争中胜利后,率领部队返回原地。
兵柄(bīng bǐng)的意思:指兵器的柄,比喻掌权的人。
长驱(cháng qū)的意思:指长时间地奔驰或长途行军。
朝命(cháo mìng)的意思:指朝廷的命令或旨意。
大勋(dà xūn)的意思:指在事业或功绩上有非凡成就的人。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奉诏(fèng zhào)的意思:按照诏令行事,遵守命令或指示。
孤掌(gū zhǎng)的意思:形容孤立无助,独自奋斗。
孤军(gū jūn)的意思:指在战斗或困境中,孤立无援的军队或个人。
河池(hé chí)的意思:指水流湍急、水势汹涌的地方。
后劲(hòu jìn)的意思:指事物或人的力量、能力不是立即发挥出来,而是在后期逐渐展现出来的潜力或优势。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淮南(huái nán)的意思:指淮河以南地区,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团体的位置或地域范围。
还镇(hái zhèn)的意思:恢复秩序,重建平静
解兵(jiě bīng)的意思:解散士兵,结束战争。
金人(jīn rén)的意思:指富有财富、地位高且备受尊敬的人物。
金牌(jīn pái)的意思:指最高级别的奖牌,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或最高地位。
决意(jué yì)的意思:下定决心,坚定意志。
贸贸(mào mào)的意思:形容言谈轻率、不严肃。
然后(rán hòu)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接续关系,指紧接在某个动作或事件之后发生的另一个动作或事件。
入觐(rù jìn)的意思:指被皇帝召见,进宫参加朝会或进京谒见皇帝。
审时(shěn shí)的意思:审时意为观察时势、判断时机,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做出适应的决策或行动。
时势(shí shì)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也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环境和形势。
师令(shī lìng)的意思:师令是指师傅的命令或指示。
涕泣(tì qì)的意思:流泪哭泣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燕云(yàn yú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臆说(yì shuō)的意思:指毫无根据地凭主观臆断而进行的说法或推测。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直抵(zhí dǐ)的意思:直接到达目的地或目标
这首诗《岳少保奉诏班师》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对岳飞奉诏班师的历史事件进行反思和评论,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岳飞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
诗中首先描述了岳飞在接到朝廷命令后被迫撤军的情景,“奉诏遽班师”,表达了岳飞虽有大功未竟,却不得不遵从诏令的无奈。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人皆议岳侯,胡不长驱进。”意即为何岳飞不继续前进直至攻克敌方据点,这反映了对岳飞战略决策的质疑。
“直抵黄龙府,然后待朝命”是岳飞的理想目标,但“岂知诸道兵,各奉班师令”揭示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和复杂性,岳飞的军队和其他将领各自接到了返回的命令,无法形成统一战线。
诗中列举了其他将领如刘琦、世忠、吴璘、张俊等人的行动,强调了岳飞面临的孤立无援的局面。特别是“吴璘回河池,张俊亦入觐”这一句,暗示了高层决策对前线将领的影响,使得岳飞难以得到必要的支持。
“烽火逼淮南,诸将存者仅”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岳飞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也暗示了岳飞在前线的孤立无援。接下来,“金人聚而乘,力厚毒益逞”则指出金人趁机加强攻势,岳飞面对的敌人实力不断增强。
“武穆纵能军,孤掌究难奋”是对岳飞个人能力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在孤立无援情况下难以发挥全部力量的惋惜。最后,“贸贸指燕云,谁与为后劲”表达了对岳飞战略方向的担忧,担心他可能过于冒险。
“一旦覆孤军,前功仍弃尽”总结了岳飞在面对重重困难和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最终失败的结局,前功尽弃。诗人通过“涕泣奉金牌,决意解兵柄”这一句,表达了岳飞在面对失败时的悲痛和无奈,以及他决定放弃兵权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岳飞班师过程的回顾和反思,不仅展现了对岳飞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深刻剖析了当时政治环境和军事策略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