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
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夜晚之景的诗,通过对北窗下、林间鸟鸣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魅力。"兀兀北窗下,嘈嘈林间鸣"两句,以拟声词“兀兀”、“嘈嘈”生动地传达出夜深时鸟儿的叫声,这些声音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突出,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宁静的氛围。
"声各奏小大,谅亦随其形"两句,则是对这嘈嘈之声进行进一步的描写。诗人通过“声各奏小大”来区分不同鸟儿发出的声音大小,而“谅亦随其形”则暗示每种声音都有其独特之处,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倏然气肃冽,一夕俱沈冥"两句,转而描绘了秋天的凉气和夜晚的深沉。"倏然"一词,形容气候突变之快,而“气肃冽”则让人感受到秋风中那股清冷的感觉;"一夕俱沈冥"则是说在短短一个夜晚间,一切都归于寂静和黑暗。
最后两句"试语尘中士,细听秋虫声",诗人的视角转向了读者(“尘中士”),邀请他们去倾听那些微小的秋虫之声。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提倡——在忙碌和喧嚣中停下脚步,去感受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之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声音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关照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