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杪明州纪事三叠秋兴韵八章·其二》
《正月杪明州纪事三叠秋兴韵八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拥烛中营戟影斜,拟驰露布东华

燄垆忽复倾金液弱水何从挽铁槎?

上粟枉骄天马俸,哀芦惨逼佛狸笳。

殇魂多少西还泪,洒遍荒山踯躅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华(dōng huá)的意思:东方的光芒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佛狸(fó lí)的意思:指假装虔诚、伪装圣洁的人。

何从(hé cóng)的意思:表示不知道从何处选择、决定或行动。

金液(jīn yè)的意思:指黄金。

露布(lù bù)的意思:指事情被暴露出来,无法再隐瞒。

弱水(ruò shuǐ)的意思:指形容感情深厚、难以割舍的情感纠葛。

天马(tiān mǎ)的意思:形容思维或想象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踯躅(zhí z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中营(zhōng yíng)的意思:指两军对峙,形势严峻,战争即将爆发的状态。

山踯躅(shān zhí zhú)的意思:形容人在行动或决策时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首句“拥烛中营戟影斜”,描绘了战后战场的残破景象,蜡烛照亮了营帐,戟影在夜色中摇曳,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结束。接下来,“拟驰露布报东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胜利消息的渴望,希望捷报能传至朝廷,但紧接着的转折,通过“燄垆忽复倾金液,弱水何从挽铁槎?”两句,揭示了战争的无常与残酷,火焰突然熄灭,象征着希望的破灭,弱水无法挽起沉没的船只,暗喻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上粟枉骄天马俸,哀芦惨逼佛狸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责统治者对民众的剥削与不公,同时哀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最后,“殇魂多少西还泪,洒遍荒山踯躅花。”以哀伤的笔调,表达了对战争中逝去生命的深切悼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争后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人性的摧残,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薛子荐还揭阳绝句三叠·其三

宇宙何人不共天,达观天地未分前。

我将明月送君去,此月普照无中边。

(0)

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

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

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0)

过鳖子峡作

鳖予峡中孤舸飞,寒花两岸送吾归。

不须傍柳寻花去,自有花光映客衣。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九

跏趺长使晷潜移,敲竹何人莫问奇。

正是勾玄寻乐处,真诠应得少人知。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一

竹须长有不须繁,闲里时时执斧看。

君子洗心如洗竹,荒枝休得到千竿。

(0)

访表弟梁应和留饮代谢二首·其一

门外溪流泛落花,水香风送客浮槎。

主人意好诗情远,老子心欢酒量加。

连日世情言不了,满天风月兴无涯。

秋光更有传芳意,一炷炉香一煮茶。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