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汉清议,尽投唐浊流。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外观:外表。
殊伟岸:威武雄壮。
内禀:内心。
极憸柔:极其温柔。
欲取:试图获取。
汉清议:汉代公正的评价。
尽投:结果被吞没。
唐浊流:唐代的浑浊潮流。
鬼车鸣:鬼车鸟的叫声。
甚恶:非常刺耳。
猛虎死:猛虎死后。
方羞:感到羞愧。
芳臭:香气和臭味。
须臾判:在短时间内分辨。
哀哉:可悲啊。
不善谋:不善于深思熟虑。
- 翻译
- 外表显得威武雄壮,内心却极其温柔。
试图获取汉代公正的评价,结果却被唐代的浑浊潮流吞没。
鬼车鸟的叫声非常刺耳,只有猛虎死后才会感到羞愧。
香气和臭味在短时间内就能分辨出来,可悲啊,那些不善于深思熟虑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和实之读邸报四首中的第三首。全诗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某些议论或做法的不满和批评。
“外观殊伟岸,内禀极憸柔”两句描绘了一种表里不一的场景,即外表宏伟坚固,而内在却是柔弱多孔。这里可以理解为对某些事物或人物的评价,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却存在严重的问题。
“欲取汉清议,尽投唐浊流”两句则表达了作者想要追求像汉代那样的清廉政务,却发现周围充斥着像唐朝晚期那样复杂混浊的局面。这里的“汉清议”和“唐浊流”都是历史上的象征,前者代表理想化的政治状态,后者则是腐败与衰落的代名词。
接下来的“鬼车鸣甚恶,猛虎死方羞”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某些不良势力或行为被揭露时的情景。鬼车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些邪恶而又神秘的力量,而它们发出声响则是因为这些力量即将被人揭穿;猛虎死后才感到羞愧,形象地表达了某些原本强大如猛虎般的人物或势力,在他们被击败之后,人们才能看清其真实面目。
最后,“芳臭须臾判,哀哉不善谋”两句则指出美好与丑恶之间的界限很快就会显现出来,而那些缺乏远见和智慧的人在策划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引发了叹息。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鲜明的事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某些不合理状态的批评以及对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