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驴行走在荒城中的旅人形象,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骑驴渺渺入荒城”,以“渺渺”二字形容旅人的孤独与远方的迷茫,同时点明了行走的路径是通往一座荒凉的城市。这既是对旅途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状态的暗示,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未知的探索欲。
次句“积水空林坐自清”,转而描写旅人所处的环境。积水与空林形成鲜明对比,积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深邃,空林则暗示着外界的寂静与空旷。通过“坐自清”这一动作,诗人巧妙地将主观感受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表现了旅人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自我反省的过程。
后两句“政使不容投劾去,也胜尘土负平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政使不容投劾去”表达了即使在官场不得志,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不愿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放弃自己的原则。后一句“也胜尘土负平生”则是对前面态度的肯定与升华,即使在世俗的尘埃中生活,也比违背自己初心、背离道德原则要好。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旅人孤独而深沉的旅程,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自由与个人价值的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置酒辞
美人洗拂白玉卮,老夫自歌置酒辞。
桑榆之光能几时,含情不饮复待谁。
我生材质无所宜,不拟纵任恒矜持。
譬如散木不自知,欲就绳墨何其痴。
盛年一去悔可追,却对蛾眉惭鬓丝。
君不见谢公自是天下宝,偃仰东山颇枯槁。
平生掩鼻向富贵,一见婵娟翻绝倒。
人间混浊殊可憎,聊凭尤物娱怀抱。
屈原湛身亦何补,贾生恸哭空自苦。
漫将一缕系千钧,秪馀碧血埋黄土。
九州浩浩扬洪波,念之岂免泣滂沱。
怀宝迷邦遭诋诃,手援天下可奈何。
未如閒处且婆娑,快饮美酒听清歌。
及今为乐勿蹉跎,明年白发应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