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圣 制 初 出 洛 城 唐 /张 九 龄 东 土 淹 龙 驾 ,西 人 望 翠 华 。山 川 祗 询 物 ,宫 观 岂 为 家 。十 月 回 星 斗 ,千 官 捧 日 车 。洛 阳 无 怨 思 ,巡 幸 更 非 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东土(dōng tǔ)的意思:东土意为东方的土地,泛指中国。
宫观(gōng guàn)的意思:宫观指的是古代宫殿和庙宇,也泛指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回星(huí xīng)的意思:回星意指星星回转,表示事物循环往复、循环不息的现象。
龙驾(lóng jià)的意思:指以龙为驾驭工具,形容人物威风凛凛、威严有势。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捧日(pěng rì)的意思:形容极度谄媚阿谀,追求权贵的行为。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日车(rì chē)的意思:指每天都有车驶过的繁忙道路,比喻人来人往,热闹繁忙。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西人(xī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特指西方国家的人。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巡幸(xún xìng)的意思:指君主或贵族出巡视察,巡行于各地。
怨思(yuàn sī)的意思:怨恨和思念。
- 注释
- 东土:泛指东方故地,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之地或前朝旧都。
淹:被水淹没。
龙驾:古代指皇帝出行时乘坐的车驾,因其装饰华丽、尊贵,常以龙为象征。
西人:西方之人,可能指远离都城的百姓或远方的诸侯。
望:翘首期盼。
翠华:皇帝出行时所用的翠羽为饰的旗帜或伞盖,代指皇帝的仪仗队。
山川:山河大地,泛指自然界的山水风光。
祗:只,仅仅。
询:询问,探问。
物:世间万物,指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和事物。
宫观:古代供奉神灵或帝王游憩的宫殿、道观等建筑。
岂:怎么,岂能。
为家:作为帝王的长久居所,即定都于此。
十月:农历十月,可能指特定的月份或泛指秋季。
回星斗:星辰回转,古人认为星象变化与时节、人事相关,此处可能描绘秋夜星空景象或象征时局变迁。
千官:众多官员,形容朝廷百官之多。
捧日车:比喻皇帝出行时众臣如同捧托太阳般簇拥着御辇,极言皇帝威仪之盛。
洛阳:古都洛阳,这里可能是诗中皇帝巡幸的目的地。
无怨思:无人心怀怨恨,暗示当地百姓对皇帝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支持。
巡幸:古代帝王出京巡视各地,有时带有游玩性质。
更非赊:更加不是延迟、拖延,意指皇帝此次巡幸恰逢其时,非常及时。
- 翻译
- 东方故地龙车被洪水淹没,西方之人翘首期盼皇帝的翠华仪仗
山川之神只询问世间万物,宫观庙宇怎可作为帝王之家
十月星辰回转,千官簇拥着太阳般的御辇
洛阳城中无人心怀怨恨,皇帝巡幸至此更为及时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九龄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初出洛城》。通过鉴赏,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景象。
首句“东土淹龙驾”以“东土”指代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淹龙驾”则喻指皇帝的车驾,其深邃雄伟如同神龙一般。紧接着,“西人望翠华”中“西人”应是指洛阳的百姓,而“翠华”象征着皇家的辉煌与尊贵,表明民众对皇家恩泽的仰望。
第三句“山川祗询物”,诗人以“山川”比喻自然景观,以“祗询物”表现出对万物生灵的关怀。接下来的“宫观岂为家”则通过反问,表达了皇帝不仅是国家之主,更是天下的父母官。
“十月回星斗”一句,通过“十月”(冬季)与“星斗”的组合,描绘出夜空中繁星点点的壮丽景象。紧接着,“千官捧日车”则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皇帝威严如同太阳,被无数朝臣簇拥着。
最后两句“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诗人表达了对洛阳城中和谐安宁的赞美,以及皇帝出行不带来百姓负担之意。这里,“无怨思”意味着没有忧虑与烦恼,而“巡幸更非赊”则强调皇上的巡视并不会给民众带来额外的负担。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车驾、宫观、星辰、朝臣以及洛阳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盛世太平景象的美好愿望和深切祝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写真自赞五首·其三
或问鲁直似不似,似与不似,是何等语。
前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
后乎鲁直,若甲若乙,不可胜纪。
此一时也,则鲁直而已矣。
一以我为牛,予因以渡河而彻源底。
一以我为马,予因以日千里计。
鲁直之在万化,何翅太仓之一稊米。
吏能不如赵张三王,文章不如司马班扬。
颀颀以富贵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
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无所措其爪角。
则于数子,有一日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