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璧(bái bì)的意思:指无暇的美玉,也比喻纯洁无瑕的人或事物。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并日(bìng rì)的意思:同时发生或进行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丹桂(dān guì)的意思:丹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成语,意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它象征着高雅、美丽和荣耀。
斗粟(dǒu sù)的意思:斗粟意指争夺粮食,比喻人们为了生存而争斗。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陋巷(lòu xiàng)的意思:指狭窄、破旧、不起眼的巷道或街道,也比喻贫穷、落后的环境。
墙屋(qiáng wū)的意思:比喻世界狭窄,视野狭隘。
生鱼(shēng yú)的意思:指未经烹调的鱼肉,比喻未经修炼、不成熟的人或事物。
束薪(shù xīn)的意思:指因为收入有限而束缚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子桑(zǐ sāng)的意思:形容人非常聪明,有才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天生活中的艰辛与困苦,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以“丹桂更束薪,白璧偿斗粟”开篇,将珍贵的丹桂比作薪柴,白璧象征价值高昂的食物,以此形象地表达了在艰难时期物资的匮乏和生活的不易。
接着,“况兹风雨朝,泥潦坏墙屋”,描述了恶劣的天气导致房屋受损,生活更加艰难的场景。通过“败灶方生鱼,并日能薄粥”的描述,展现了食物的稀缺,以及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始知箪瓢人,陋巷本自足”,诗人在此处反思,那些生活在简陋环境中的古人,虽然物质贫乏,但内心满足,精神富足。这句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最后,“宁见子桑诗,若歌复若哭”,诗人以子桑的诗歌为喻,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应保持乐观的态度,既能在逆境中找到安慰,也能在痛苦中寻求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荆门张守寺簿见寄诗韵张守以制司调民筑城申朝廷制司缴纳告敕不愿仕·其二
书来寄我赋归辞,谅子知其不可为。
??牛羊刍牧隘,嗷嗷鸿雁稻粱衰。
有饥有溺己饥溺,后觉后知谁觉知。
细玩海州三奏藁,前贤风味俨重窥。
卢申之正字得春郊牧养图二本有楼攻愧先生题诗且徵予作·其一
竹弓鸣,雁鸭惊。
飞来别浦无人境,春风不摇杨柳影。
长颈纷纷占作家,半游波面半眠沙。
或行或立或如舞,或只或双或群聚。
饮啄浮沉多态度,物情闲暇世忘机。
分明一片太古时,巧伪不作民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