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四首·其二》
《扬州四首·其二》全文
清 / 牛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六代繁华白鸥,尚馀明月在扬州。

烟花难觅仲舒宅,风雨全迷太子楼。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鸥(bái ōu)的意思:白色的海鸥,比喻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六代(liù dài)的意思:指家族的六代人,也可泛指辈分。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太子(tài zǐ)的意思:指皇帝的儿子,也泛指贵族的子弟。

烟花(yān huā)的意思:烟花是指燃放时形成美丽的花火,比喻事物短暂而华丽的表象。

仲舒(zhòng sh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问渊博,能够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昔日繁华已逝,仅余明月相伴的景象。诗人通过“六代繁华付白鸥”一句,将扬州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对比,白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暗示了扬州曾经的繁盛已不复存在。接着,“尚馀明月在扬州”一句,以明月作为扬州唯一的见证者,表达了对扬州过去荣光的怀念。

“烟花难觅仲舒宅”一句,运用典故,提到西汉著名学者董仲舒的故居,暗示扬州虽繁华不再,但依然保留着历史文化的痕迹。而“风雨全迷太子楼”则进一步描绘了扬州现今的荒凉景象,风雨中的太子楼被浓雾遮掩,象征着历史的记忆逐渐模糊,繁华已成过往云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扬州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牛焘
朝代:清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猜你喜欢

李陵台

将军少年真英雄,陇西家世凌边锋。

奇材剑客五千士,自当一队驰威风。

浚稽山前突戎骑,被围未蹈生擒计。

强弓劲弩百万兵,流血成丹皆战惊。

谁知管敢漏机密,遂使空弮冒锋镝。

归无面目见君王,将身未免降勍敌。

继曾杀李绪,尚欲谋归去。

蒙恩虽已深,实起怀乡心。

高陵筑台望乡国,中郎去后空哀吟。

累土高一尺,望天近一尺。

谁为削平山,望见长安陌。

望乡不见春复秋,将军一去台空留。

我家住在南海上,今日登台重凄怆。

辽天漠漠飞黄云,草中但见牛羊群。

家山不识在何处,教人空自忆将军。

(0)

春昼

萧条候馆度芳春,暗惜韶光过眼新。

草色入帘閒白昼,花阴满地隔红尘。

从知处世若大梦,何用浮名绊此身。

十里湖边三亩宅,青山应笑未归人。

(0)

冬景十绝·其十烟蓑钓雪

万顷玻璃失钓矶,白云片片补蓑衣。

鸟声断绝人踪灭,独向芦花月下归。

(0)

莺啼序.芜湖舟次值内子忌辰感述

十一年前正此日,惨深伉俪。

命归棹、人在天涯,如泉清泪难制。

荡桨孤城烟树外,凝眸何处家乡是。

把酒卮,遥酹旧恨,欲填胸次。

博士寒门,奉常华胄,中表原兄妹。

忆桃夭、癸巳青春,成童便作秦赘。

似高林、翡翠双栖,比清池、芙蓉并蒂。

夜呜机、佐读遣编,挑灯相对。

平生负汝,割肉归遗未得,但田园秉末。

才挽鹿家乡,寝疾难痊,返魂无计。

宝镜沉辉,瑶琴绝响,那堪更悼重泉逝。

有一女、双男折其二。

眼看翠袖,只因曾侍山妻,兰室坐桃根视。

赖伊作伴,拥髻凄凉,能话当年事。

话到回肠欲断,我便哀吟,岂惟孙楚,情文交至。

楼中骑凤,江边留佩,生生世世为夫妇,恐他生、未遂今生志。

一尊且醉殊乡,料得今宵,人来梦里。

(0)

琐窗寒.东风

谁遣伊来,薄帏轻透,恼人情绪。

偷送春光,巧逗眉心一缕。

怪东君、着意相寻,黄昏满院催红雨。

更入柳非烟,弄花无影,断肠何处。憔悴。

防人恨,偏瘦惹梨花,香翻燕羽。

墙头马上,剪剪轻寒乍起。

晕红酥、渐逼罗襟,画楼垂手人如醉。

倍愁他、惯引消魂,赚尽伤春泪。

(0)

恩波

受恩容易报恩难,难在深情事事瞒。

怜我病躯如婿弱,要郎珍重使侬安。

语经述口犹香气,影亦消魂耐细看。

今日露华浓似酒,始知身自作荷盘。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