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柏板》
《咏柏板》全文
唐 / 朱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赴节心长在,从绳可观

须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

空为歌偏苦,仍愁和即难。

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ngbǎibǎn
táng / zhūwān

jiéxīnchángzàicóngshéngdàoguān
zhīpiànyòngxiàngsàncáikàn

kōngwèipiānréngchóunán
néngqīnzhǎngyuànjiētónghu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绳(cóng shéng)的意思:指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训练,品行好,有德行。

赴节(fù jié)的意思:指前往参加节日庆典或活动。

可观(kě g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值得观察、评价或赞叹。

偏苦(piān kǔ)的意思:指偏向苦涩、不甜美的味道或感受。

散材(sàn cái)的意思:指散乱的材料或物品,也比喻零散的人才或零碎的知识。

同欢(tóng huān)的意思:同乐、共庆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掌握(zhǎng wò)的意思:完全控制、熟练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

翻译
对节日的热情始终如一,遵循规矩的道路值得欣赏。
要知道每一片木材都有其用途,不要只看那些无用之材。
独自唱歌尤为辛酸,更怕合唱时困难重重。
既然能亲手掌控,但愿能一同分享欢乐。
注释
赴节:参与节日。
心长在:热情持久。
从绳道:遵循规则。
可观:值得一看。
片木:每一片木材。
用:用途。
散材:无用之材。
看:看待。
空为:独自。
偏苦:辛酸。
和:合唱。
即难:困难。
亲掌握:亲手掌控。
接同欢:共享欢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湾的《咏柏板》,通过对柏木板的咏叹,展现了诗人对坚贞不屈品格的赞美。

"赴节心长在,从绳道可观。"

这里诗人描写柏木板即使被切割成板材,其本质中的"节"(象征坚韧不拔之性)依然存在,这种品质是通过测量和观察就能看出的。

"须知片木用,莫向散材看。"

诗人强调要认识到即便是一小块的木材,也有其独特的用途,不应将其视作无用的杂乱材料。

"空为歌偏苦,仍愁和即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柏木板坚硬不易加工的感慨,同时也感叹于要使之变得柔和可塑性("和")是多么困难。

"既能亲掌握,愿得接同欢。"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亲自把握这种坚韧材料,并且期待能够与拥有相同情怀的人共同享受这份坚持不懈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柏木板的描写和咏叹,表现出了对坚贞品质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情感抒发。

作者介绍

朱湾
朝代:唐

朱湾(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巨川,号沧洲子,西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徵辟。工诗,善于咏物。李勉镇永平,嘉其风操,厚币邀至,署为府中从事。日相谈讌,分逾骨肉。久之,尝谒湖州崔使君,不得志,以书作别,尽吐牢骚。遂归会稽山阴别业。湾著有诗集四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才元长乐倅

东省西台除吏目,轶才勿谓得途赊。

孰云相贰徒劳职,政恐东南弗复加。

常衮颁宣礼翘秀,仲翔好事走幽遐。

口占十吏传州檄,指画千条靖海涯。

榕木覆街飞皂盖,荔园供饷赫凝霞。

政平讼简清如水,能赋登高墨似鸦。

咻彼夷音姑洛咏,归来越橐换吴娃。

抠衣岑范钦高致,谈舌澜翻泼贡茶。

(0)

苦热二首·其一

示病刘松殊不饮,烁燔汗眩兀如痴。

尘嚣堀堁东山扇,汩浊祇惭叔度陂。

茗汁粟浆回渴梦,大门高屋惮炎曦。

生灵惴惴苗同槁,救暍哀祈风雨吹。

(0)

十日二首·其一

酒经重九尚残卮,雨送初寒问箧衣。

养气安闲真得计,读书勤苦已知非。

谩存讲说传家学,深谢交游绝世讥。

筑室未成中自笑,何如茅屋对柴扉。

(0)

初至金陵

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

路绕匡庐更南去,悬知是处可忘忧。

(0)

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万人歌舞乐芳辰,长养恩深第四春。

令下风雷常有信,时来草木岂知仁。

璿玑已正三阶泰,玉琯初知九奏均。

更欲年年同此乐,故应相继得元臣。

(0)

和陶拟古九首·其七

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

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

再逢卢与丁,阅世真东流。

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

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

一见春秋末,渺焉不可求。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