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子而母独亡,嗟母之生曾不如彼空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逮(bù dǎi)的意思:无法逃脱、无法抵挡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慈乌(cí wū)的意思:形容人对子女或亲人的慈爱之情。
独无(dú wú)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返顾(fǎn gù)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反哺(fǎn bǔ)的意思:指鸟类用嘴巴把食物送到雏鸟嘴里,比喻有能力的人帮助无能力的人。
彷徨(p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迷茫,不知所措。
空桑(kōng sāng)的意思:指空荡荡、空无一物的状态。
乌有(wū yǒu)的意思:乌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不存在或没有的意思。
饮泣(yǐn qì)的意思:指因悲伤而大声哭泣。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怀恃卷为归仁赋》,通过对比慈乌与空桑子的孝顺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未能尽孝于母亲的深深遗憾和自责。诗中运用了“反哺”和“返顾”这两个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人皆有母而我独无”,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缺失感,与他人相比,他失去了母爱的温暖。接着,“嗟我之生曾不如彼慈乌”,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竟然不及一只普通的乌鸦,因为乌鸦尚能反哺,而自己却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慈乌有母能反哺,我养不逮独饮泣以踌躇”,这一句将慈乌的孝行与诗人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像慈乌那样照顾母亲而感到的愧疚和悲伤。“饮泣以踌躇”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人皆有子而母独亡”,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即他失去了母亲。紧接着,“嗟母之生曾不如彼空桑”,诗人将自己与空桑子进行比较,空桑子虽无父,但还能得到母亲的关爱,而自己连母亲都失去了。
“空桑有子能返顾,母年不待独饮泣以彷徨”,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哀情绪,空桑子尚且能回头顾念母亲,而诗人却连母亲都无法陪伴,只能独自哀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母爱的痛楚和对未能尽孝的自责,展现了中国传统孝道观念下的深情与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