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自作真赞·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位师者的形象。"锥扎不入,顽皮太煞",用锥子扎在顽固的皮上难以穿透,来比喻师者面对的学徒可能的顽固或不易开悟的状态。"自无一文,随方买卖",这里“一文”指钱,也象征着师者无私的奉献精神,不求物质回报,而是随缘施教,如同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交易一样灵活。"淮田神州,酬还宿债",将师者的教诲比作灌溉淮田的雨水,滋润大地,偿还了过去的债务,意味着师者的教导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和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赞美了师者无私奉献、灵活施教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学生成长的巨大贡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沈太守大楠之延平
我昔与子投气分,爱子胸襟无俗韵。
几岁为郎坐粉闱,一麾出守还山郡。
郡城楼阁枕山巅,二水交流汇其前。
近郭千家灯火市,缘溪万顷桑麻田。
比闻凋敝渐非古,恺悌今逢贤府主。
敷政还回列县春,洗冤更有随车雨。
闽中道脉却在兹,城南尚有延平祠。
祠下溪毛清可摘,门墙仰止有馀师。
送欧司训赴静江
昔我童稚年,闻子才名振。
丽藻擅词坛,波涛惊笔阵。
虽云网罗密,有才反见摈。
别来岁几何,忽讶繁霜鬓。
鱼目俗所珍,孰辨瑜与瑾。
今子领儒绅,道德师后进。
此中一青毡,不博王侯印。
脩途自此始,往哉幸加慎。
他日能相思,尺书通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