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石 壁 寺 怀 禅 月 宋 /赵 蕃 一 棹 夷 犹 石 壁 来 ,寺 门 杂 树 向 溪 开 。七 言 粗 可 供 诗 本 ,十 幅 谁 能 致 袜 材 。想 见 高 情 澹 云 水 ,未 嗟 陈 迹 掩 莓 苔 。倦 游 到 处 浑 如 昔 ,欲 住 还 成 破 雨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七言(qī yán)的意思:七个字的诗句或文章。
诗本(shī běn)的意思:指诗歌的集合,也指用来创作诗歌的书籍。
石壁(shí bì)的意思:指坚固、坚定不移的信念或决心。
袜材(wà cái)的意思:指不起眼、不显赫的材料或物品,暗指质地差劣、品质低劣。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夷犹(yí yóu)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极远,差别悬殊。
一棹(yī zhào)的意思:指一只船桨,比喻一种力量或手段。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 注释
- 一棹:一叶小舟。
夷犹:悠闲。
石壁:石岸。
寺门:寺庙大门。
杂树:各种树木。
七言:七言诗。
粗可供:足够作为。
诗本:诗歌基础。
十幅:十幅画作。
致袜材:描绘出袜子的材料。
高情:高尚的情操。
澹云水:云淡水清。
陈迹:过去的痕迹。
莓苔:青苔。
倦游:疲倦的游历。
浑如昔:仿佛昨日。
欲住:想要停留。
破雨回:因雨离开。
- 翻译
- 一叶小舟悠闲地驶过石壁,寺庙的大门旁生长着各种树木,面向溪流而开。
这粗犷的七言诗句足够作为诗歌的基础,但谁能寻得十幅画作,描绘出袜子的精美材料。
想象那位高尚的情操如云淡水清的人,不为过去的痕迹被青苔掩盖而感到悲哀。
疲倦的游历到任何地方都仿佛昨日重现,想要停留,却又因即将下雨而不得不离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石壁寺的情景。"一棹夷犹石壁来",以轻舟缓行的姿态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欣赏与悠闲心态。寺门夹杂着各类树木,傍溪而立,增添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景象。
"七言粗可供诗本",说明诗人认为石壁寺的景色富有诗意,足以成为他创作诗歌的灵感源泉。然而,"十幅谁能致袜材"则暗示虽然景色优美,但要将这美景织入袜子,恐怕难以实现,流露出诗人对美的珍视和现实的感慨。
"想见高情澹云水",表达了诗人对禅月和尚高洁情怀的想象,以及对淡泊如云水生活的向往。"未嗟陈迹掩莓苔",则感叹即使岁月流转,寺内的遗迹也未能被尘埃掩盖,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最后两句"倦游到处浑如昔,欲住还成破雨回",诗人表达出游历虽疲倦,但所到之处仍能唤起往昔的记忆,想要在此停留,却又因雨打湿衣裳而不得不离开,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再次来访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春十三首·其十三
沉阴涉春仲,积潦断行迹。
浮云起南山,商羊未休息。
壅涸无宿滞,芬芳有新摘。
灯明休间齐,鸟静山霭夕。
浊醪足斟酌,野杞柔可食。
瑶簪脱雏笋,玉缕剸肥鲫。
冥怀默有契,玩理方自得。
庶几达人风,持用慰寂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