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
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
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
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
驳藓(bó xiǎn)的意思:指驳斥别人的言论或观点,揭露其错误或谬误。
不极(bù jí)的意思:极端、过分
澄沙(dèng shā)的意思:指清澈透明,不含杂质的沙子。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纯净。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促节(cù jié)的意思:促进、加快节奏或进程
伏水(fú shuǐ)的意思:指水流被山峦所阻挡,无法顺利流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极望(jí wàng)的意思:非常渴望、十分期望
纠纷(jiū fēn)的意思:指由于利益、观点、意见等的冲突而产生的争议或争执。
绝壁(jué bì)的意思:指非常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难以逾越的障碍。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连圻(lián qí)的意思:连续的河堤
年光(nián guāng)的意思:年光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特指青春年华的消逝。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石蒲(shí p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固不动摇,不易动摇或改变。
狭斜(xiá xié)的意思:形容狭窄而倾斜。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岩岈(yán yá)的意思:形容形势艰险,困难重重。
阴岸(yīn àn)的意思:指阴暗、阴沉的地方或状态,比喻事物处于困难、危险或不顺利的境地。
寓目(yù mù)的意思:指景色美丽、壮丽,令人赞叹和陶醉。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走兽(zǒu shòu)的意思:指野兽行走的样子,比喻行动迅速如飞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连圻(一说为长江中的一处险滩)附近的所见所感。开篇“连圻连不极,极望在云霞”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山川相连,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云霞缭绕,给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接下来的“绝壁无走兽,穷岸有盘楂”则描写了一种荒凉与苍凉的景象,无一走兽于绝壁之间,只有盘曲的树木生长在贫瘠的岸边,这些意象传递出一种孤寂和艰难。
“纠纷上巃嵷,穿豁下岩岈”中的“纠纷”形容山势之蜿蜒曲折,“巃嵷”则指高峻的山峰,而“穿豁”则是溪流穿过岩石的样子,整体上这两句强调了连圻地区山川的险峻和复杂。
“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中,“鱼游”指的是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而“猿挂”则是猿猴在树间跳跃,其形态宛如悬挂的瓜果,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生命之活力与和谐。
“阴岸生驳藓,伏水拂澄沙”描绘的是岸边阴暗处长满了苔藓,而水中则清澈见底,甚至可以触摸到水中的细沙,这些形象增添了一种静谧与细腻。
“客子行行倦,年光处处华”表达了旅人对于旅途的疲惫,以及对时光流逝、四处繁华景象的感慨。
“石蒲生促节,岩树落高花”则是对连圻地区特有植物如石蒲(一种生于山石缝隙的草本植物)和岩树(生长在岩壁上的树木)的描写,它们即便是在不易生存的地方也能开出花朵,表现了生命力之顽强。
“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则是日落时分,水流回归港湾,而鸟儿亦纷纷飞向它们的栖息之地,这些景象带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宁感。
最后,“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那遥远而难以到达的地方——“狭斜”(意指故乡)的渴望。这也揭示了这首诗背后深刻的情感:旅途中的孤独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连圻地区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活力和季节变化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