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
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道场山的景象与感受。开篇"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通过对碑刻的寻访与山峰丹青色彩、嵯峨壮观的描述,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紧接着"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则描绘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的和谐美感。
接下来的"疏松小溪路,远溇太湖波"中的“疏松”二字生动地表达了树木参差不齐的自然状态,而“远溇太湖波”则延伸了视野,将诗人眼前的山水与著名的太湖联系起来,增添了一份广阔。
最后两句"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中,“何锴书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建筑或地点,而“犹嫌隔翠萝”则表达了诗人对景色的深切感受和渴望,尽管已经身处美丽的环境中,但仍觉得与那份美好之间似乎还有层翠绿的花草相隔,表现出一种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上的追求。
剑岭横天古栈微,相如重驾传车归。
双亲倚门望已久,千骑踏雪行如飞。
人间富贵非不有,似君荣耀真亦稀。
闻道西州遗画像,使我涕泪空沾衣。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霁色满空碧,爽气正横秋。
登高行乐,□来只说古巴州。
扫□尘埃来坐,携取烟云杖履,容□□清游。
坐上尽佳客,一醉破千忧。倚虚壁,绝临□,上层楼。
黄花赤叶,鸟□啼断四山幽。
醉里不知归去,空有乱云衰草,落日几多愁。
舞鹤在霄汉,宿鹭点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