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宰(bù zǎi)的意思:不欺负、不剥削
阜康(fù kāng)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状态。
鸿业(hóng yè)的意思:鸿业指的是伟大的事业或光荣的事业。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极塞(jí sāi)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河流非常狭窄,极其难通。
茂功(mào gōng)的意思:指功绩卓著,成就显赫。
年祚(nián zuò)的意思:指一个君主或王朝的统治年限。
齐民(qí mín)的意思:指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目标。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同日(tóng rì)的意思:同一天发生的事情。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无疆(wú jiāng)的意思:无边界、无限广大
遐迩(xiá ěr)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 翻译
- 圣明的德行超越了陶唐时代,千年的国运繁荣昌盛。
虽然没有亲自执政,但他的丰功伟业却无边无际。
边塞之地变得安宁,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安康。
文明如同日月般永恒,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光辉。
- 注释
- 圣德:极其高尚的品德。
陶唐:古代传说中的盛世君主。
祚运:国运、福气。
茂功:伟大的功绩。
宰:主宰、执政者。
鸿业:宏伟的事业。
极塞:偏远的边塞。
清谧:宁静、和平。
齐民:全国的百姓。
阜康:富裕、安康。
文明:社会进步和开化。
遐迩:远近的人。
- 鉴赏
这段诗文是庆祝国家祥和昌盛的颂歌,体现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首句“圣德比陶唐”将当今圣主的美德与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如陶渔、唐虞)相提并论,强调其德政超过前代。"千年祚运昌"表达了对未来长久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景。
接着“茂功虽不宰,鸿业自无疆”说明尽管国家大事(茂功)不一定由皇帝亲手处理,但国家的伟业却永无止境。"极塞成清谧"描绘边疆平和安宁的景象,而"齐民益阜康"则表明人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越发富裕安康。
最后“文明同日月,遐迩仰辉光”用日月比喻国家的文化与自然界相辅相成,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光辉形象的崇拜和向往。这段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手法,将政治理想与自然景观结合,展现了一幅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