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标名(biāo míng)的意思:指明、标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党人(dǎng rén)的意思:指党派之人,特指忠诚于党派的人。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封建(fēng jiàn)的意思:指封建制度,是指一种政治社会制度,以封建主义为基础,封建主义是指以地主阶级为主体,地主阶级通过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
官封(guān fēng)的意思:指被官方授予官职或封爵,也可指被人们公认或认可的身份或地位。
呼天(hū tiān)的意思:呼喊到天空,表示愤怒、悲伤或无奈。
建制(jiàn zhì)的意思:指国家、组织或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体制。
龙首(lóng shǒu)的意思:指龙的头部,比喻首要部分或领导者。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名字(míng zì)的意思:指人的姓名,也可以指事物的名称。
群龙(qún lóng)的意思:指众多雄壮威武的龙一起出现的景象,也比喻众多强大的力量集合在一起。
世官(shì guān)的意思:指官员、官吏。
党人碑(dǎng rén bēi)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七)》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变革与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首句“呼天不见群龙首”,以“呼天”表达对上天的呼唤,却未见群龙之首,暗喻在动荡的时代中,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或指导力量。群龙首象征着权威、领导力或改革的先锋,而“不见”则表现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期待。
次句“动地齐闻万马嘶”,通过“动地”与“万马嘶”描绘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氛围。万马嘶鸣,形象地展示了社会各阶层对变革的反应,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表现得异常强烈。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变革的紧迫性和复杂性。
后两句“甫变世官封建制,竞标名字党人碑”,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具体内容。这里提到的“世官封建制”的变化,可能是指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如从封建制度向现代国家体制的转变。而“党人碑”则是指记录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碑文,这里的“竞标名字”可能暗示了在变革过程中,不同政治立场或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革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它不仅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加速的现实,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秩序与变革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南省西清
南省西清,黄扉青琐,五年历遍中都。
一封朝奏,无乃爱君欤。
便作筠阳胜赏,东溪上、鸥鸟相娱。
谁知道,心存魏阙,身暂寄江湖。
东溪,何所有,冬梅夏柳,春杞秋蕖。
谩回首,多少笼鸟池鱼。
细看山林朝市;经行处等是蘧。
今朝好,一杯寿酒,一卷养生书。
八声甘州·古扬州
古扬州、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
问竹西歌吹,蜀冈何许,杨柳鬖鬖。
行乐谁家年少,两两更三三。
知我江南客,走马来看。
过却长亭烟树,云山点点,烟浪漫漫。
料桐花飞尽,夜合绕阑干。
倦绣闲庭昼永,望天涯、芳草忆征鞍。
平安使,吴笺谩遣,欲寄愁难。